鉅大LARGE | 點擊量:2368次 | 2021年04月01日
動力鋰電池回收困難的原因是什么
1、技術門檻限定不是誰想收就能收
關于動力鋰電池的回收與利用,目前行業(yè)公認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梯次利用,一種是拆解回收。站在技術的角度,這兩種做法都有一定的技術門檻。
首先,梯次利用是指將回收來的動力鋰電池重新檢測篩選,配對成組后用于像儲能、低速電動汽車等對電池性能要求較低的領域,根據行業(yè)標準,動力鋰電池容量衰減至80%左右即到退役時限,雖然不再適用汽車,但在其他方面還能發(fā)揮余熱,有很大的利用空間。
可是這些電池在重新利用時,要對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壽命衰減等信息進行檢測,選出數據相近的電池進行分組,這樣才能保證電池的一致性以及整個電池系統(tǒng)的安全性。但長期以來,新能源車動力鋰電池并沒形成統(tǒng)一標準,這也就導致動力鋰電池從最開始的鉛酸電池,到后來的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再到當下的三元鋰離子電池,品類繁多,如何將這些標準不一,技術結構各異的電池整理統(tǒng)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其次,容量低于40%的動力鋰電池就要進入到拆解回收環(huán)節(jié)。理論上,可以從退役的動力鋰電池中拆解出鎳、鈷、錳及鋰鹽等有價值的金屬元素,可以循環(huán)利用到新電池的制造。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與梯次利用相似,拆解回收同樣要面對不同品牌、不同類型電池的局面,其中電池的內部結構設計、串并聯成組形式、服役和使用時間的長短、應用車型和常用工況的不同其拆解方法也要分門別類進行對應,其難度不是一般的小。
2、在沒形成規(guī)模效應前的高成本
站在市場的角度,假如說動力鋰電池回收的利潤足夠高,那么所謂的技術門檻一定會被資本踏平,可打臉的現實是,在沒形成規(guī)模效應前,動力鋰電池回收竟然還是一門賠錢的買賣。
根據相關報告顯示,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濕法回收一噸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成本8500元左右,但從電芯中提取的鎳、鈷、錳、稀土元素等再生材料的售價僅為8100元,這也意味著回收公司要倒貼400元。
相比之下,三元鋰離子電池的拆解回收利潤要稍好一些,但由于三元動力鋰電池是剛剛才完成的迭代產品,大規(guī)模上車也就是近兩年的事情,這類電池的報廢期限還有一段時間才能到來。
無利可圖的窘境對應的是動力鋰電池回收市場停滯不前的現實。
3、殘值過低,車主惜售陷入僵局
動力鋰電池回收公司的動力不足,那么車主推動動力鋰電池進入回收渠道的意愿強嗎?現實情況是新能源車保值率不高,只用了1年的新車,車價就貶值一半。二手車都賣不起價,退役電池就更不用說了。站在車主的角度,動力鋰電池是一臺車最貴的核心部件,過于懸殊的新舊差價導致車主退役舊電池的意愿不強。一邊希望低價買,一邊希望高價賣,動力鋰電池回收在源頭上就陷入到僵局。
此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從時間上來推算,今明兩年是第一批動力鋰電池退役的高潮是沒錯。但根據銷售統(tǒng)計,2010年-2013年新能源車全國的銷售總量不到5萬輛,這也就是說,第一批動力鋰電池報廢的總量有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充足的回收目標,動力鋰電池回收市場全面開啟自然還需時間等待。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冬天容量變低原因詳解
下一篇:講解鋰離子電池放電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