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_一级免费高清无码网站_亚洲精品片911_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1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后補貼時代提前降臨 各大車企應何去何從

鉅大LARGE  |  點擊量:1030次  |  2019年04月17日  

2019年3月26日注定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史上難忘的一天,國家財政部發(fā)布了新一輪的補貼政策,退坡幅度之大,影響范圍之廣,可以說給整個汽車行業(yè)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今天我將會從新政解讀、退坡影響以及對策方案三個方向進行分析,希望能給汽車行業(yè)的朋友們帶來一些啟發(fā)。


新政解讀


續(xù)航里程:“軍備競賽”宣告結束


2013年以來,續(xù)航里程一直是補貼劃分最重要的標準。國家的初衷是想鼓勵車企提升續(xù)航里程,解決消費者里程焦慮,促進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車企也都十分配合,總是能推出壓著線達標的產品,把補貼賺足。2018年國家嘗試將續(xù)航里程劃分標準打亂,由3個層級劃分為5個層級,并且提升了續(xù)航標準,然而這似乎并沒有對車企造成太大的困擾,很快便完成了自身的調整。


但2019年新政畫風一變,將補貼按照250km和400km簡化為兩個檔次,補貼金額大幅下滑。最高層級的門檻維持在400km,并沒有繼續(xù)提升,并且250km到400km之間的補貼差額僅有7千元,遠不能覆蓋續(xù)航提升所需的電池成本??偨Y來說,之前想要為了補貼一個勁提升續(xù)航里程的時代,過去了。

過針刺 低溫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標準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電池能量密度:回歸理性發(fā)展


早在2012年,國家在《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中就提出,到2020年電池單體比能量要達到300瓦時/千克。在政策的指引下,各電池企業(yè)絲毫不敢懈怠,一股勁向高能量密度路線突進,2018年補貼政策更是將能量密度和補貼金額進行關聯(lián)。


然而,隨著電動車自燃事故的陸續(xù)發(fā)生,大家開始明白,單純一味地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并不是一件穩(wěn)妥的事。比如目前三元電池最火的NCM811路線(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含量比例分別為80%、10%、10%),在材料穩(wěn)定性和循環(huán)壽命上都還有待驗證。


2019年補貼新政及時作出了調整,不再鼓勵一味追求高能量密度,電池企業(yè)和汽車廠商們可以暫時松一口氣了。


百公里電耗:比拼車企真實力

無人船智能鋰電池
IP67防水,充放電分口 安全可靠

標稱電壓:28.8V
標稱容量:34.3Ah
電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應用領域:勘探測繪、無人設備

如果說續(xù)航里程是可以靠電池容量堆起來,能量密度可以靠電芯升級提上去,那么百公里電耗對車企來說就是最具技術含量的指標了。類似于燃油車的油耗,百公里電耗與車輛各項技術性能相關,比如風阻、三電系統(tǒng)效率、車身重量等等,這才是實現(xiàn)“扶優(yōu)扶強”最靠譜的約束條件,在此次補貼新政中進行了大幅加嚴。


取消地補:有望破除地方保護


新能源的快速發(fā)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之前國補和地補的比例可以達到1:1,國補5.5萬元,地補5.5萬元;雖然2017年之后進行了限制,地補不能超過國補的一半,但是算上各種系數(shù)理論上最高也可以拿到2.9萬元的地補。補貼金額之大,以至于各地政府都或多或少設定了一些補貼獲取的硬條件和軟條件,車企想要最終拿到補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次新政,地方政府被強制取消“現(xiàn)金補貼”,轉向基建和服務的支持,毫無疑問這對破除地方保護有很大的幫助,但同時也加嚴了對地方政府的要求。原來只出錢就可以了,現(xiàn)在不僅要出“錢”,還要出“力”,考驗地方政府執(zhí)行力和決策力的時候來了。


退坡影響


我將分別從續(xù)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百公里電耗三個方面來分析這次補貼退坡的影響范圍。


續(xù)航里程:


300-350km區(qū)間補貼降幅最大,達到60%


上文有提到,無論續(xù)航里程如何劃分,車企似乎總能快速應對,找到最劃算的補貼區(qū)間,所以2018年三分之一的車型和產量都集中在了300-350km這個區(qū)間,因為4.5萬元的補貼“性價比”是最高的。如下圖分析,假定每臺車都剛好卡在補貼區(qū)間門檻上,續(xù)航300km的車型每公里可以拿到297元補貼。


然而在2019年的補貼新政中,這個區(qū)間的補貼降幅最大,達到了60%,曾經過慣“好日子”的如今可能會比較麻煩了;去年下半年開始400km以上的車型逐漸增多,這些車的電池容量普遍在50kwh以上,當補貼下降50%后也會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250km以下的區(qū)間取消了補貼,影響到10%左右的車型,不過相信大多企業(yè)都已經準備好了應對方案。


電池能量密度:


120-125Wh/kg區(qū)間車型補貼取消,影響最大


當前大多車型電池系統(tǒng)的能量密度集中在140-160Wh/kg區(qū)間,此次新政補貼系數(shù)由1.1倍降低至0.9倍,影響的車型范圍較廣;補貼最高門檻依舊保持在160Wh/kg,補貼系數(shù)由1.2倍調整到1倍,目前這部分車型陸續(xù)開始增多,不過此次補貼調整或許會影響一些企業(yè)重新審視技術路線的規(guī)劃。


影響最大的是120-125Wh/kg區(qū)間的車型,目前有13%的產量,補貼將會全部取消,最近也有個別車企發(fā)布了一些新車型,電池能量密度剛好在此區(qū)間,卡在補貼線之外,我們也會持續(xù)關注他們是否會采取一些手段進行相關應對。


百公里電耗:


補貼最低門檻提升10%,對A00級車型影響較大


去年10月份我們做過一次預測,百公里電耗會繼續(xù)加嚴,但幅度究竟是5%還是10%大家存在較大的爭議。因為目前5%-10%區(qū)間集合了大批A00級小車,這些小車整備質量較輕,如果按照現(xiàn)在計算能耗門檻的形式,想要達到能耗要求會非常困難。此次補貼新政國家并沒有手軟,直接將補貼最低門檻提升了10%,這也意味著釋放了一個信號,A00級小車要首先實現(xiàn)自給自足的目標,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也要賣出去。優(yōu)于能耗門檻35%的車型可獲1.1倍補貼,然而目前幾乎還沒有車型可以達到此標準,看來各車企將有新的努力方向了。


綜合影響:后補貼時代提前來臨


下面列出了這次補貼新政后,對于各細分市場核心車型的影響。(由于這部分信息相對比較敏感,相信各車企都還在緊急制定對策,在此暫時把車型名稱隱掉。)可以發(fā)現(xiàn),在補貼新政下,各車型的補貼退坡幅度基本都在75%以上,可見,后補貼時代提前來臨了。


對策方案


過渡期短期策略:廠商補貼/兜底


首先我們來看看過渡期各車企的短期策略,總結來說這三個月各車企都在“拼家底”,行業(yè)老大比亞迪帶頭穩(wěn)住了售價,保持2018補貼標準不變,恐怕這一回會“拖垮”一部分車企。


車企長期對策研討


最后來分析從長期的角度當補貼完全取消后車企有哪些對策和方案,相信這也是擺在各大車企面前最大的難題。當然這需要汽車全產業(yè)鏈集中智慧來尋找出路,今天也只能是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一些思考與建議。


首先,把當前新能源的用戶劃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單位用戶,這里面主要包含了網約車、租賃公司、分時租賃和出租車公司;另一大類是個人用戶,這里面主要包含了經濟型用戶、牌照追求者和追求高科技的人群。然后,以補貼退坡的敏感度為橫軸(越往右表示用戶越在乎補貼退坡),以補貼退坡影響購車決策的程度為縱軸(越往上表示對決策影響越大),將新能源主要的用戶類型放在這四個象限中,分別進行對策的研討。


1.挖掘新能源車的附加價值


從圖中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新能源用戶對于補貼退坡的敏感度都較高,除了兩類用戶,一類是極客人群,一類是出租車公司。出租車公司敏感度低是因為選車是跟著政策走的;極客人群是指那些追求新鮮事物、敢于創(chuàng)新、渴望引領潮流的人,這部分人選擇純電動可能是因為高端環(huán)保的形象,可能是因為加速的快感,可能是因為自動駕駛的創(chuàng)新,也可能是因為對某個偶像的追捧,總之,這些人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意志也相對堅定。


如果短期內無法縮小新能源和傳統(tǒng)燃油車之間的價差,那么就一定要想辦法給新能源附加一些額外的價值。特斯拉在這方面幾乎做到了極致,無論是品牌還是產品本身,都讓大部分的人有想掏錢的欲望;國內企業(yè)中,蔚來嘗試用服務進行突破,但瘋狂燒錢的模式能否持續(xù)存在較多的質疑;MarvelX嘗試用一系列黑科技吸引眼球,但目前似乎也出現(xiàn)了“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當前特斯拉攻勢正猛,這個區(qū)間留給國內車企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2.抓住網約車“新能源化”的時機


近一年行業(yè)里頻繁聽到一句話:由汽車生產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型。雖然聽上去有點遙遠,但是在智慧城市的國家戰(zhàn)略以及新能源發(fā)展的巨大壓力下,各大車企已經紛紛行動起來。國字號三大車企中國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聯(lián)合騰訊、阿里、蘇寧等多方知名企業(yè)成立的T3出行公司便是最好的信號。


2018年新能源單位用戶的比例占到近四成,如果算上一些“私車公用”的案例,這個比例應該可以超過五成。在這部分單位用戶中,網約車和租賃公司加起來的占比又達到了六成,而租賃公司的新能源車大多都是與出行平臺合作。雖然這部分用戶受到補貼退坡的影響也較大,畢竟車輛的價格和運營成本直接掛鉤,但是隨著各大城市發(fā)布的網約車“新能源化”的政策要求,未來新能源網約車市場將具有巨大的銷量潛力。


昆明:2019年1月1日起網約車牌照只能是新能源


大連:2020年前,市內四區(qū)公交運營線路全部淘汰傳統(tǒng)燃油汽車,2025年前,實現(xiàn)全市網約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


海南:2019年??谌齺喰伦跃W約車100%為新能源車,全省不低于80%,2020年實現(xiàn)全省100%使用新能源車。


深圳:禁止非純電動車輛新注冊為網絡預約出租車,2018年新建出租車快速充電樁5200套以上。


當然,未來出行領域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出行服務會與車輛一樣,需要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服務以及車輛的細化,這方面我們也做過很多相關研究,感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探討。


3.持續(xù)優(yōu)化三電配置和產品配置


長時間以來,車企基本都是以補貼為導向進行三電相關的開發(fā),如今必須轉為以消費者為導向來進行思考。


我們通過調研對新能源用戶的使用行為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近九成的用戶每天行駛里程在100km以內,七成用戶當電量降到一半便會開始充電,所以續(xù)航里程真的需要達到500km嗎?達到500km便可解決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嗎?電芯一定是越新越有競爭力嗎?電池能量密度一定越高越好嗎?這些問題可能都要重新審視。


3月7日,北汽新能源推出了新款的EC220,把電池更換為成本較低的磷酸鐵鋰,僅保留了慢充的方式,NEDC續(xù)航只有206km。如前文所述,國家要求A00級小車需先實現(xiàn)自給自足,領頭羊企業(yè)似乎已經開始在探索了。


此外,長期以來國產品牌的車型都以裝備豐富見長,大家可能會有個誤區(qū),認為自主品牌的車輛成本要比合資品牌低,其實無論是從規(guī)模效應,還是從成本管控實力來看,這都是不成立的,對比中外車企之間的利潤率便可知一二。


所以,當新能源車型成本壓力不斷增大,加上裝備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劇,要靠裝備取勝將會變得非常困難。下一步車企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進行配置優(yōu)化,把錢花在能打動消費者的刀刃上。


4.努力降低成本


這是大家都普遍知道需要持續(xù)攻克的任務,問題就在于降低成本的空間有多大,速度有多快,途徑有哪些。這部分的話題比較偏技術,在此先不進行展開,我們一直在對三電上下游的成本進行監(jiān)控,利用一些成本模型在進行相關分析,如感興趣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以作進一步的交流。


5.地方企業(yè)抱團公關


把這點放在最后,是因為不確定性比較強。這有可能會成為新能源爆發(fā)的新機會,比如柳州模式的打造,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像柳州一樣對新能源車在停車位、路權、充電樁以及使用費用等方面提供優(yōu)惠政策,無疑將會起到很強的促進作用。


根據(jù)這兩年我對太原新能源市場的觀察,作為國內第一批將出租車全部切換為純電動的城市,當?shù)叵M者對新能源的認知要遠高于其他城市,并且隨著需求的增多,充電相關產業(yè)得到快速的發(fā)展,當?shù)鼗静淮嬖诔潆婋y的問題。


但這所說的不確定性,主要是視乎當?shù)卣臎Q策力和執(zhí)行力。所以車企也需要加強游說和公關,爭取將新能源支持政策快速高效地落到實處。


結語


以上便是我對于2019年新能源補貼新政的一些觀點,總的來說,平均75%以上的退坡幅度可以算是提前宣告了后補貼時代的降臨,各車企面臨的挑戰(zhàn)還是非常大,但有挑戰(zhàn)便意味著有新的機遇,汽車行業(yè)將迎來新一輪的變革。我認為,在這場變革中,各車企需要回到原點,從消費者思維出發(fā)去思考新能源的真正機會,同時結合智慧出行的場景,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


作為大多數(shù)車企的合作伙伴,威爾森也會努力在這場變革中為大家提供更加精準的支持和深入的分析,助力各位實現(xiàn)華麗轉型。


鉅大鋰電,22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