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84次 | 2023年03月14日
比亞迪為何能反超松下成為全球電池廠商第三?
日前,媒體CleanTechnica統計了2022全球動力鋰電池廠商TOP10,其中有6家都來自我國廠商,分別是CATL(34%)、比亞迪(12%)、中創(chuàng)新航(4%)、國軒高科(3%)、欣旺達(2%)、峰巢能源(1%),6家共占到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76%的市場份額。
其中CATL依然保持強勁勢頭,以34%的市場占有率蟬聯第一,比第二名LG新能源多占有20%的市場。
來源:CleanTechnica
松下作為曾經的電池大王,從2019年被CATL奪去第一之后,一直穩(wěn)居全球電池廠商第三,而在今年的排行榜中,松下又被比亞迪反超,退居到全球第四的位置。
從SNEResearch公布的最新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車數據來看,比亞迪保持了今年年初以來迅猛的上升勢頭,以36.5GWh的裝車量居第于全球第3,同比增幅達到了192.3%。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來源:SNEResearch
八月單月,比亞迪的動力鋰電池裝車量為6.5GWh,更是僅次于CATL的18GWh,位列當月全球第二。
復盤比亞迪近期的動作,便可知,比亞迪電池裝機量增速迅猛、能反超松下成為全球第三,看似意料之外,實則情理之中。
關于比亞迪而言,搭載自家電池的車型銷量激增,是比亞迪動力鋰電池裝機量暴漲的獨特優(yōu)勢。乘聯會數據顯示,九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7.5萬輛,其中比亞迪銷量超20萬輛,是TSLA當月銷量的兩倍有余。截至目前,比亞迪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118萬輛,已經提前鎖定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冠。
在每一臺比亞迪純電車型上都裝載著比亞迪自研的刀片電池。比亞迪2020年正式推出刀片電池,2021年宣布將電池搭載于其純電平臺車型上,今年三月,比亞迪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純電動汽車型已經全面搭載刀片電池。
雖然在銷量中,比亞迪純電車和插混車二者銷量占比基本持平,但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不僅用于自家純電車型,還會外供給其他車廠,寶馬、一汽、長安、豐田、中通客車等都是其客戶,連其在國內的競爭對手TSLA也在將比亞迪刀片電池納入了自己的電池供應商體系之內。
今年六月,比亞迪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在接受采訪時也承認,比亞迪將為國內的競爭對手TSLA供應電池。外媒報道,八月比亞迪供應的刀片電池已經向TSLA德國廠完成交付。
比亞迪電池的裝機量之大,不言而喻。
此外,受益于汽車銷量的攀升、客戶的新增,比亞迪也在不斷加速擴充電池產量。
據統計,2021年,比亞迪相繼在安徽蕪湖、安徽滁州、陜西西安、山東濟南、浙江紹興、重慶璧山等地擴建電池項目,累計新增產量超過205GWh。
今年以來比亞迪更是在不斷加速生產基地的布局和落地。先是陸續(xù)在襄陽、長春、鹽城、貴陽、臺州仙居、南寧、黃陂等7個地方簽約、落地電池生產基地,新增規(guī)劃產量達187GWh;后又對非洲的6座鋰礦山達成收購意向,同時,又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資285億元建立電池生產基地。
比亞迪電池能否繼續(xù)保持現在強勁的勢頭,答案還未可知。但從往年的穩(wěn)健表現以及其汽車銷量的激增來看,結果不會太差。早在2014年,CATL還沒有成為動力鋰電池的黑馬,比亞迪在全球市場上的裝機量和市場占有率便是第四名。自2014年以來,其電池裝機量更是一直穩(wěn)定在全球前四。
比亞迪雖然擁有完整的電池研發(fā)、生產體系,可以滿足自身汽車業(yè)務的需求,但也面對著新的挑戰(zhàn)。
首先,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對其電池產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當前比亞迪在手訂單達70萬,由于產量原因,比亞迪新車交付周期長達4-5個月。關于動力鋰電池而言,未來比亞迪電池外銷會更多,不過在2023年,其產量或重要還是以內部供應為主。
其次,隨著各方都在意識到動力鋰電池的重要性,很多車企也在入股動力鋰電池行業(yè),以提高自身對動力鋰電池的掌控能力。比如大眾投資了國軒高科,廣汽、東風投資了欣旺達。
不僅如此,為了擁有更多的安全感,還有車企正在下場自研電池。
蔚來、廣汽埃安便是代表。今年六月,蔚來創(chuàng)始人兼CEO李斌在一季度財報會議上首次披露了其在電池領域的規(guī)劃和布局,稱蔚來汽車在上海已有超過400人的電池團隊,深入參和電池的研發(fā)工作;廣汽也通過了《有關巨灣技研建設電池生產基地的議案》,同意參股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建設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隨著蔚來、廣汽等車企的入局,動力鋰電池領域或會出現更多類似于蜂巢能源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屆時,比亞迪電池的裝機量、市場占有率還能有多少,仍待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