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49次 | 2022年06月21日
四月國內(nèi)動力鋰電池榜:比亞迪打破"寧王"一家獨大 雙雄爭霸到來
在這場疫情里,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受疫情影響,四月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的同時,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鋰電池裝機量也出現(xiàn)明顯下降。
四月,國內(nèi)動力鋰電池格局發(fā)生重大改變。比亞迪打破CATL"一家獨大"的局面,動力鋰電池行業(yè)進入CATL、比亞迪"雙雄爭霸"的格局。這是否意味著雙寡頭時代的到來?
比亞迪市占率提升至32%"寧王"一家獨大局面被打破
根據(jù)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簡稱"電池聯(lián)盟")公布的數(shù)據(jù),四月,我國動力鋰電池裝車量13.3GWh,同比上升58.1%,環(huán)比下降38.0%。1-四月,我國動力鋰電池累計裝車量64.5GWh,累計同比上升104.1%。
四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34家動力鋰電池公司實現(xiàn)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減少6家。CATL、比亞迪、中創(chuàng)新航仍然穩(wěn)居前三甲,國軒高科位居第四。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最重要的變化是,CATL市占率嚴重下降,從三月(50%)下降十二個百分點至四月38%,而比亞迪逆勢大漲,市占率從三月(19.24%)提升近十三個百分點至32.18%。
欣旺達環(huán)比大漲超45%,從三月第九躍升至四月第五;LG新能源受TSLA銷量的影響,環(huán)比暴降91%,從三月第五跌出榜單前十。塔菲爾落榜,三星上榜躋身第15。
環(huán)比增幅來看,欣旺達增幅最大(45.7%),其次是瑞浦能源(4.5%)和比亞迪(3.6%)。而LG新能源下降最嚴重超90%,其次是力神、CATL、捷威動力、中創(chuàng)新航均下降超50%,鵬輝科技、億緯鋰能、孚能科技下降超30%,國軒高科、蜂巢能源、下降超20%,多氟多下降超10%。
市占率方面,CATL市占率下降最嚴重達12個百分點,其次是LG新能源市占率較三月(3.71%)下降超3個百分點至0.54%,中創(chuàng)新航、億緯鋰能、力神、捷威動力的市占率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
和之相反的是,比亞迪市占率大幅上升近13個百分點,其次是欣旺達提升3.5個百分點,國軒高科市占率提升1個百分點。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瑞浦能源、多氟多、鵬輝電源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為何LG新能源、CATL市占率暴降,比亞迪、欣旺達大幅提升?
具體來看,由于TSLA、上汽、一汽、吉利、長安、蔚來、威馬等銷量的嚴重下降,CATL四月裝車量5.08GWh,環(huán)比下降超50%。雖然CATL裝機量下降嚴重,但得益于其之前的積累,仍穩(wěn)居第一。
四月比亞迪裝車量4.27GWh,環(huán)比上漲3.6%,市占率較三月(19.24%)提升近十三個百分點至32.18%,市占率大幅上升,位居第二。比亞迪動力鋰電池市占率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是,四月比亞迪汽車銷量受疫情影響較小,而其動力鋰電池基本都是自產(chǎn)自銷。
位居第三的中創(chuàng)新航裝車量1.84GWh,環(huán)比下降超50%,市占率較三月(8.58%)下降近兩個百分點至6.79%。中創(chuàng)新航市占率的下降重要原因是廣汽埃安、小鵬銷量的大幅下降。
一直被業(yè)內(nèi)人士稱為"黑馬"的中創(chuàng)新航,三月十一日遞表港交所,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但截至目前,中創(chuàng)新航仍未通過港交所聆訊?,F(xiàn)在又面對著疫情的考驗,給其上市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今年能否成功上市還有待觀察。
行業(yè)"老四"國軒高科裝車量0.7GWh,環(huán)比下降24.7%,市占率較三月(4.34%)提升一個百分點至5.31%。國軒高科市占率的提升可能得益于奇瑞新能源市場份額的提升(從三月4.5%提升至四月5.3%)。國軒高科五月五日宣布擬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目的無疑是,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全球競爭力。
欣旺達裝車量0.51GWh,環(huán)比大漲45.7%,市占率較三月(0.35%)提升3.5個百分點至3.81%,排名上升4個名次躋身第五。在大咖云集的動力鋰電池圈欣旺達是個"小角色",但實際上欣旺達一直在積蓄力量,厚積薄發(fā)。先后和雷諾日產(chǎn)、東風合作,又被蔚來、理想、上汽押寶,欣旺達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這匹"黑馬"越來越膘肥體壯,也許會在某一天突然變成一個獨角獸,也未可知。
瑞浦能源裝車量0.23GWh,環(huán)比上漲4.5%,市占率比較三月1.04%提升至1.76%,排名提升一位至第九。目前,瑞浦能源的重要客戶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東風乘用車、陽光電源等,已定點客戶包括PSA(標致雪鐵龍)、一汽、吉利等。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當下瑞浦能源正在尋求近300億元的估值,計劃今年赴香港IPO,募集資金約10億美元。進入2022年以來,瑞浦能源的融資節(jié)奏明顯加快,同時進行股份制改造和名稱變更,這一切似乎都在為上市做準備。背靠青山控股,瑞浦能源已經(jīng)掌握了其他動力鋰電池廠商夢寐以求的鎳資源,倘若本次順利上市融資,瑞浦能源的排名或將更進一步。
排名降至第12的LG新能源裝車量0.07GWh,環(huán)比暴降91.1%,其裝車量暴降重要是受TSLA銷量暴降的影響。近年來,除了TSLA,LG新能源在國內(nèi)沒有任何擴張。此前,LG新能源首席執(zhí)行官KwonYoung-soo公開表示,未來將超越CATL。我們不禁發(fā)出疑問,LG新能源,你拿什么超越CATL?
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超越CATL奪冠
分電池類型來看,四月三元電池裝車量4.4GWh,占總裝車量32.9%,同比下降15.6%,環(huán)比下降46.9%;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8.9GWh,占總裝車量67.0%,同比上升177.2%,環(huán)比下降32.6%。
1-四月,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25.7GWh,占總裝車量39.8%,累計同比上升35.4%;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38.7GWh,占總裝車量60%,累計同比上升207.5%,呈現(xiàn)快速上升發(fā)展勢頭。
三元電池材料方面,四月CATL裝車量2GWh,環(huán)比下降46.5%,占比46%,位居冠軍,中創(chuàng)新航裝車量0.67GWh,環(huán)比下降52.5%,占比下降2個百分點至15.23%,位居第二,欣旺達裝機量0.46GWh,環(huán)比大漲64.3%,占比提升近7個百分點至10.45%,排名提升3個名次至第三。
LG新能源裝車量僅0.07GWh,環(huán)比大降91%,市占率下降超8個百分點,排名下降7個名次至第10。
磷酸鐵鋰方面,四月,比亞迪裝車量4.19GWh,環(huán)比上漲5.3%,市占率提升至47.1%,今年以來首次超越CATL奪冠;CATL裝車量3.05GWh,環(huán)比下降56.6%,市占比下降19個百分點至34.3%。
值得注意的是,位居第三的國軒高科裝機量0.23GWh,環(huán)比下降21.5%,占比提升1個百分點至7%。蜂巢能源,瑞浦能源分別環(huán)比大漲37.5%和33.3%,市占率均提升1個百分點。
雙雄爭霸格局能持續(xù)多長時間?
在動力鋰電池市場,CATL的裝機量已經(jīng)占據(jù)半壁江山。憑借超高的市場份額,坐擁超千億元的市值,CATL被投資者奉為"寧王"。不過,對產(chǎn)業(yè)鏈缺少話語權,顯然不是車企樂見的現(xiàn)實。產(chǎn)業(yè)鏈上下公司都試圖打破目前"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
天賜良機,此次疫情給比亞迪創(chuàng)造了打破這種格局的機會。雙雄爭霸時代真的要來了嗎?比亞迪能否抓住這次絕佳的機會?
目前比亞迪的動力鋰電池多數(shù)還是自產(chǎn)自銷,除了和一汽、長安、TSLA、豐田、宇通、福特等有合作外,外供電池相對還是很少。其若想謀求更大的目標和野心,大批量外供電池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其能否抗衡CATL的法寶之一。
比亞迪計劃在2022年年底前將旗下電池業(yè)務拆分獨立上市。不過,動力鋰電池行業(yè)專家楊偉斌卻認為,"目前,比亞迪旗下的動力鋰電池仍以內(nèi)供為主,在外部供應業(yè)務的占比上還遠達不到公司獨立上市的指標。"比亞迪動力鋰電池業(yè)務拆分獨立上市為時尚早,或還需等到3年以后。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李云飛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于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法。"可以預見,比亞迪的動力鋰電池產(chǎn)品大批量對外供應后必然會獲得諸多客戶青睞。
在此次CATL市占率大降的時候,比亞迪若不采取行動(大批量對外供貨),等疫情結束,供應鏈恢復正常后,CATL憑借其壯大的"朋友圈"依舊會回到一家獨大的局面。
六月產(chǎn)量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這應該是目前對整個汽車行業(yè)最樂觀的估計。五月和六月,在這最關鍵的兩個月里,最考驗比亞迪的魄力和決心!
除了比亞迪對的位置虎視眈眈外,還有第二梯隊的公司,也在搶占龍頭公司的份額。如中創(chuàng)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蜂巢能源等第二、第三梯隊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漸上升。此外,三星SDI、LG新能源國外電池公司也會進一步挺進國內(nèi)市場,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未來隨著第二、三梯隊公司的加速追趕,動力鋰電池行業(yè)或將呈現(xiàn)多龍頭并進格局。
下一篇:新一代電池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