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56次 | 2021年09月09日
由于電池大量回收利用,未來電動汽車不會受到金屬供應不足的影響
根據(jù)BNEF發(fā)表的2021年度電動汽車展望報告,全球電動汽車電池需求在快速上升,2020年出貨量比2019年上升45%。到2030年在“經(jīng)濟轉(zhuǎn)型”情境分析下,需求上升近15倍,達到2576GWh。目前制造商已宣布計劃到2025年實現(xiàn)2539GWh的年產(chǎn)量;我國仍占主導地位,但其他地區(qū)的產(chǎn)量也在上升。
由于采用了新的電池化學和制造技術,2024年電池組的平均價格(按容量加權平均值計算)預計將低于100美元/千瓦時;2030年電池組的價格將達到58美元/千瓦時,但要大量投資才能保持價格持續(xù)下降。
電動汽車電池新的化學成分的采用速度比過去更快。NMCA電池將于2021年進入市場,比之前的預期提前兩年。這種電池比同等的NMC或NCA材料電池供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長的循環(huán)壽命。到2030年末,使用更多錳的新化學物質(zhì)將被普遍使用,以降低鎳的壓力。鋰和鈷的開采和精煉能力在2030年以前是足夠的,但新的鎳和錳鹽生產(chǎn)量力要上線,以防止供應緊張。
預計鋰、鈷、錳和鎳的供應將足以滿足“經(jīng)濟轉(zhuǎn)型”情境分析下2030年之前的鋰離子電池需求。但在“凈零排放”情境分析下,鋰離子電池需求的快速上升將要大量的原材料。電池回收是凈零方法的關鍵因素,否則2050年鋰的累計需求將超過目前已知的儲量。然而,隨著電池回收的普及,到本世紀中葉回收鋰的供應量將超過當年總需求量。
總的來說,即使在凈零排放情況下,電動汽車市場的上升也不會受到金屬供應限制的影響。有關錳等金屬,目前已知儲量的供應足以滿足2050年之前的需求。為了保持鋰、鎳和鈷的需求平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政府、汽車制造商、電池制造商、礦工和回收商通力合作。這包括要密集的充電網(wǎng)絡、新的電池化學制品、廣泛的回收利用以及對新的采礦和煉油能力的投資。新的開采技術和持續(xù)的高價格也可能改變已知的可采儲量。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