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84次 | 2019年04月01日
造車新勢力?或遇資金緊缺盈利難解
2019年開局以來,關于造車新勢力的消息層出不窮。特斯拉大幅下調在華車型售價、蔚來汽車(NYSE:NIO)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成績單”、威馬汽車再獲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前途汽車母公司長城華冠宣布新三板摘牌、蔚來汽車又被爆交付數量存貓膩,公司大量裁員等負面消息、賈躍亭和FF再迎新的“接盤俠”、特斯拉起訴小鵬汽車員工涉嫌竊取其機密……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除了蔚來、威馬、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外,中國新興造車的企業(yè)數量已逾百家,但大多數的企業(yè)還未能進行量產交付,同時面臨資金困境。即使是已經交付過萬輛的蔚來汽車,年報亦顯示,2018年全年凈虧損高達96.39億元。
但就造車新勢力現狀而言,大部分的企業(yè)仍停留在小批量交付,甚至是PPT造車階段。正如3月22日,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發(fā)表內部信稱,公司已從組隊集訓階段,進入到第二階段,即資格賽階段。
為了解最新進展,連日來,記者聯(lián)系了部分造車新勢力企業(yè)。游俠汽車方面透露,公司目前產品基本鎖定在相對成熟的電動汽車產品階段,雖未正式發(fā)布,但已經內部迭代了兩個以上版本的電動車產品。天際汽車方面則表示,公司將在上海國際車展公布首款車型ME7售價,且公司專注在技術研發(fā)和量產交付上。
資金緊缺盈利難解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眾所周知,造車離不開資本的巨額投入,但從現狀而言,造車新勢力表現并不樂觀。
數據顯示,2018年,蔚來ES8總產量為12775輛,交付總量為11348輛,稱得上是行業(yè)的“領頭羊”。雖然蔚來汽車在量產交付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其虧損卻在加大。
據其財報內容顯示,蔚來2018年度總收入為49.512億元,汽車銷售總額為48.525億元,占總收入的98%;全年經營性虧損為95.956億元,同2017年相比增長了93.7%;凈虧損為96.39億元,同比增長92%。
而在2016年和2017年,蔚來汽車的整體凈虧損分別為35.18億元和75.62億元,去除可轉換可贖回優(yōu)先股因素,歸屬普通股東的凈虧損則分別為25.73億元和50.21億元。加上2018年虧損的96.39億元,3年累計虧損已達172.3億元。
對于后續(xù)投入的資金來源問題,李斌向媒體確認還會有后續(xù)的融資計劃。但對于何時才能扭虧為盈,李斌則表示,蔚來不會公開說什么時候會扭虧為盈,蔚來現在還在投入期,隨著新產品的增加銷量也會逐步提升,長期來說,對公司的商業(yè)模式非常有信心。
處于頭部玩家的蔚來尚且情況不佳,其他造車新勢力企業(yè)更是難言樂觀。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前途汽車,造車所需的資金均來源于其母公司長城華冠(833581.OC)。但在2月20日,長城華冠發(fā)布了擬申請終止新三板掛牌公告,并于2月27日開市暫停股票轉讓。
據了解,長城華冠于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自掛牌以來,長城華冠通過定向增發(fā)在新三板共募集資金超過20億元,多數已投入到前途汽車造車計劃中。
造車需要有龐大的資金支持,對于前途汽車的資金問題,長城華冠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長城華冠的退市不影響前途汽車的正常運轉,公司對于前途汽車的發(fā)展和現金流非常重視。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告訴記者,2019年補貼退坡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yè)來講,會帶來較大壓力,具體包括單車成本上升、終端價格上揚。對于企業(yè)來講,只有通過優(yōu)化研發(fā)、生產、銷售等環(huán)節(jié)的支出,同時提高效率,降低單車成本。換言之,做好“降本增效”這件事情,才能保證企業(yè)的發(fā)展。
持續(xù)量產迷局
雖然在2018年有蔚來汽車、威馬汽車、新特汽車、愛馳汽車、天際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們攻克了“交付關”,但能否具有持續(xù)量產的能力也頗受關注。
據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先后有蔚來汽車、奇點汽車、零跑汽車、游俠汽車、拜騰汽車宣布自建工廠。截至目前,已經完成自建工廠的車企可謂是屈指可數。以威馬汽車溫州工廠為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溫州工廠2016年11月開工,2018年3月生產線貫通并進行了試裝生產,工廠占地約1000畝,一期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規(guī)劃產能20萬輛。對于溫州的產能,威馬汽車方面告訴記者,目前溫州工廠總裝下線量已達到1萬臺,日峰值產量超過200輛。
2018年4月,游俠汽車在浙江湖州啟動工廠自建項目,項目總規(guī)模2600畝,年產能達20萬輛,一期產能釋放10萬輛。游俠汽車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將在2019年完成工廠建設,目前運營穩(wěn)定,資金主要集中在后續(xù)廠建和部分研發(fā)投入之中。
此外,零跑汽車將工廠選址金華,據悉,零跑汽車金華工廠總投資20億元,總面積570畝,該工廠于2017年7月開始建設,2018年6月封頂并開始設備進駐調試,計劃2019年一季度正式完成建設,一期規(guī)劃產能5萬輛,總產能25萬輛。對于金華工廠的建設進度,零跑汽車方面告訴記者,目前公司還沒有工廠進度的信息,暫時沒有得到準確的消息可以對外公布。
不過,由于零跑汽車至今尚未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在2019年伊始,零跑汽車召開S01上市發(fā)布會之后,零跑汽車副總裁趙剛向媒體表示,S01將使用代工模式,已經與長江汽車簽署了代工協(xié)議。根據協(xié)議,S01的核心零部件將由零跑的自建工廠生產,而整車將在長江汽車工廠總裝下線。
此外還有拜騰汽車南京工廠,2017年9月動工,預計2019年投產,工廠規(guī)劃占地1600畝,計劃投資116億元,建成后總規(guī)劃年產能30萬輛;車和家第一工廠位于常州,于2016年8月動工,總投資20億元,年產能20萬輛,2017年8月進行了試生產;第二工廠也于8月開始建設,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規(guī)劃產能10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蔚來在財報中提及,公司曾經于2017年與上海市嘉定區(qū)政府及相關單位簽署建立蔚來新能源電動車先進基地的框架性協(xié)議及備忘錄。近期,公司已與有關主體達成一致,停止該生產基地的建設計劃。戰(zhàn)略聚焦于整車制造合作模式。公司相信現有的合肥江淮蔚來基地能夠滿足未來2至3年的產能需求。
對于取消嘉定工廠的建設計劃,李斌告訴記者,這是基于自己的產業(yè)實踐作出的決定。其同時表示,與江淮這兩年的合作實踐是非常成功的,團隊合作非常緊密、高效。
品控存疑信任度低
事實上,對于造車新勢力企業(yè)而言,除了資金、產能難題外,實際交付量與品質問題同樣受到來自各方的質疑。
以蔚來汽車為例,日前有疑似蔚來汽車離職員工的網友在知乎上爆料稱,蔚來汽車一萬輛車的交付是“自導自演”的結果,因為一萬輛的訂單中,大多數是蔚來的內部員工購買。
根據其爆料內容,蔚來推出的內部政策規(guī)定,公司員工購買ES8,前三年公司會以每月1.5萬元的價格回租該車,三年租金總計54萬元,但實際購車為46萬元。此政策對于公司員工而言,即三年獲得一輛車以及8萬元。
3月22日,蔚來汽車在其官方微博發(fā)布聲明回應稱,所謂“銷量作假”及“大幅裁員”純屬捏造。
據其聲明內容顯示,截至2019年2月底,蔚來共交付13964輛ES8,其中員工自行購買和購買后與公司共享的ES8占比僅2%。同時,公司還表示,對于蔚來員工不端行為的表述純屬主觀臆斷,缺乏事實根據。蔚來公司與傳言所涉員工保留對謠言發(fā)布者訴諸法律的權利。
此外,蔚來還表示,作為一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蔚來已進入精細化運營和體系化效率提升的階段,會根據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業(yè)務結構調整和相應的人員結構優(yōu)化。
聲明當天,李斌也發(fā)表內部信,承認公司在四年的快速發(fā)展中出現了一些人員的冗余,并表示在今年上半年總數將控制在9500人以內,比現狀優(yōu)化3%。同時,其表示將優(yōu)先級最高的三個工作目標是:用戶滿意度、提升運營效率、第二代平臺的開發(fā)。
記者注意到,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故障投訴事件也層出不窮。僅看造車新勢力,蔚來等都曾被消費者反映存在質量問題。
另有業(yè)內人士指出,一眾造車新勢力企業(yè)今年或面臨“生死劫”。近日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發(fā)表的一篇文章引起廣泛關注,他在文章中直言,新造車公司過于依賴資本,是靠“燒錢”在維持,加之政府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變化,以及包括特斯拉與傳統(tǒng)車商加入競爭,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今年活下來的就只有個位數甚至更少,大部分企業(yè)將會破產關門或者被大的整車企業(yè)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