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14次 | 2019年03月15日
新能源車價格集體向上,“后補貼時代”求生絕非一漲了之
由于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遲遲未出臺,使得整個新能源車市又進入了“空檔期”。和傳統(tǒng)燃油車降價保市不同的是,新能源車企則選擇了“漲價”來應對。
繼前不久新特汽車宣布旗下DEV1車型全系補貼后價格上漲最高6000元之后,小鵬汽車也加入了調價的隊伍中,旗下小鵬G3上市不到2月價格直接上調了2—3.4萬元,漲幅最高達到了20.5%,讓不少網(wǎng)友紛紛感慨:“這個比炒股還來的快”。
相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傳統(tǒng)新能源車企就顯得頗為“穩(wěn)重”,不過也是蠢蠢欲動。據(jù)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了解,截止目前,只有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X360官方宣布了價格上調,全系上漲5000元至8.49-10.39萬元的價格區(qū)間,漲幅達到了4.8%—6.3%。
而對于眾多尚未調價的新能源車企,大多數(shù)還是處于觀望的狀態(tài)。據(jù)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了解,吉利和比亞迪則均承諾在2019年1月31日前繳納定金并簽訂購車協(xié)議的客戶,可享受2018年補貼后的售價,這也暗示著過后新車價格將上漲。并且,《車壹圈》還從某北汽新能源4S店詢問得知:“如果過段時間補貼政策出臺,屆時產(chǎn)品價格將上漲3萬元左右?!?br/>
當然,相比之后期調價的尷尬,部分車企已經(jīng)在新車定價上“做手腳”了。就拿剛剛公布預售價的上汽名爵EZS來說,補貼后11.98萬元起的預售價格已經(jīng)相比同級的小型純電SUV如長安CS15EV、比亞迪元新能源等車型普遍高出了3萬元以上。
拋開產(chǎn)品本身的因素,按照此前網(wǎng)上曝光的2019年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將達到40%的水平,新車之所以這么定價也就不難理解了。
價格普遍上揚,都是補貼退坡的“錯”?
綜合以上種種,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新能源車價格普遍上漲將會是大概率事件。難道價格的普遍上揚都是補貼退坡的“錯”嗎?
其實并不然!在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看來,歸根究底還是因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還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更多的是靠政策的這條“大手”來推動。
隨著補貼的退坡,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慢慢步入了“后補貼時代”,逐步由“政策導向”向“市場導向”轉型。從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是一種利好。
補貼退坡已成定局,新能源車企如何應對?
面對補貼退坡的壓力,在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看來,新能源車企要想求生存唯有以下三條路可走:上調售價、降低成本、提升產(chǎn)品和品牌的溢價能力??紤]到國內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這個顯然不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想要降低成本,則需要從產(chǎn)業(yè)鏈的上下游來入手。一方面,廠商通過優(yōu)化內部管理以及提升技術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壓縮經(jīng)銷商、供應商的盈利空間來補充利潤。當然,以上這兩種措施都需要一定的規(guī)模和銷量來積累。
而如果想要兩全其美的話,提高產(chǎn)品和品牌的溢價能力才是最長遠,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舉措。
價格紛紛上調,現(xiàn)在是購新能源車的最佳時機?
看到這,估計有小伙伴們會問;“價格紛紛上調,現(xiàn)在是購新能源車的最佳時機嗎?”在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看來,這個需要分成兩個層面來考慮。
就好比買房一樣,如果你是剛需,身處于限牌限號的一線城市,圈哥覺得在補貼政策出臺之前,可以選擇入手一臺價格合適的新能源車型。
但如果你不是剛需,只是說開久了燃油車想換開一下電動車,圈哥認為大可不必著急。即使補貼退坡下滑,價格價格會突然增長,但是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新能源車也會慢慢和現(xiàn)今的燃油車一樣下調價格。
總的來說,雖然政策的調整短期會給國內新能源領域帶來一些“陣痛”,但在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看來,這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一方面可以淘汰掉一些靠補貼生存的車企,改善新能源市場結構;另一方面也倒逼新能源車企創(chuàng)新技術以及提高產(chǎn)品和品牌的溢價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實現(xiàn)國內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真正意義上的“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