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17次 | 2019年02月20日
動力鋰電池血腥淘汰賽來臨?
當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玩家”在動力鋰電池領域“高歌猛進”時,另一些企業(yè)卻一地雞毛,深陷“水深火熱”之中。
12月16日晚間,萬通地產公告稱,公司將終止收購星恒電源78.284%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星恒電源于2003年成立,主要從事動力鋰電池的研發(fā)、生產、銷售。
公告顯示,萬通地產之所以終止進軍動力鋰電池行業(yè)的計劃,是因為與交易各方未能達成一致,加之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變化所致。
這只是近期上市公司動力鋰電池項目集中“難產”的一個案例。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12月13日,堅瑞沃能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了相關債權人的《催款函》,且相關債權人已向法院申請公司破產重整;另外,堅瑞沃能及其大股東李瑤已被安徽省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而堅瑞沃能主要是被其生產動力鋰電池的子公司沃特瑪所拖累。
同一天,猛獅科技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時提到,公司“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因資金困難,廠房B線已處于暫時停工狀態(tài)。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今年的動力鋰電池行業(yè)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最合適不過,行業(yè)的“馬太效應”正在加劇。
冰火兩重天
在今年第六屆中國(青島)鋰電新能源產業(yè)國際高峰論壇上,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chuàng)新聯(lián)盟秘書長、鋰電“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于清教表示,2018年被業(yè)內人士冠以“新能源元年”的稱號,從側面反映了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所取得的成就;并且,新能源汽車大幅增長,也帶動了動力鋰電池爆發(fā)性增長。
據真鋰研究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2018年前10個月,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累計鋰電裝機35.64GWh,同比增幅高達90.15%??焖僭鲩L的市場造就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大鋰電池行業(yè)“巨頭”。
從市場份額看,2017年,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為29.41%,比亞迪為16.12%,兩家合計占比為45%;今年前10個月,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擴大至42.12%;比亞迪占比為22.17%,兩家總計市場份額已近65%,市場集中度大幅提高。
從資本層面看,寧德時代今年6月成功登陸A股市場,總市值最高時超2000億元;比亞迪也宣布最遲在2022年前將其電池業(yè)務分拆上市。
從產能擴充量來看,比亞迪今年以來新投產及規(guī)劃在建的項目就達84GWh,是2017年總產能的5.25倍。寧德時代新增在建產能24GWh,總投資超140億元;11月底,寧德時代又規(guī)劃了總投資不超過74億元的新產能,并宣布將向銀行申請總計不超過1100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用于日常生產經營及項目建設資金需要。
在此情況下,于清教直言,動力鋰電池行業(yè)還埋藏著諸多危機與壓力,全產業(yè)深度洗牌已開啟,出局者將越來越多。
此外,另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在多重壓力下,今年很多小型動力電池企業(yè)紛紛倒閉。公開數(shù)據顯示,2017年動力鋰電池企業(yè)大概有130家,但到2018年6月底只剩下105家,意味著今年上半年,國內鋰電池凈倒閉企業(yè)有25家,相當于2017年全年凈倒閉企業(yè)數(shù)。
事實上,2018年被市場拋棄的鋰電池企業(yè)并不止小型企業(yè),一些大型企業(yè)也深陷泥潭。譬如,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斥資10億元入駐的珠海銀隆,也在今年被曝出資金緊張、業(yè)務停滯和拖欠供應商近300億元款項等問題。
2017年時,堅瑞沃能子公司沃特瑪和珠海銀隆還曾是國內動力鋰電池行業(yè)分別排名第3和第13的企業(yè)。
“躺著掙錢”時代終結
業(yè)內人士認為,沃特瑪?shù)绕髽I(yè)之所以有當今的困境,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及時把握住市場最新發(fā)展方向,產品技術更新?lián)Q代慢。
一位擁有多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經驗的銷售人員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追逐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大背景下,現(xiàn)在市面上新能源汽車大多采用三元鋰電池,其他種類鋰電池正在加快退出市場?!?/p>
今年前10個月,沃特瑪?shù)闹饕a品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下滑6.6%,且主要用于新能源商用車市場;而珠海銀隆瞄準的鈦酸鋰電池的市場占比下滑更嚴重;反觀三元鋰電池則大增11.58%,市場份額達61.28%。
“沃特瑪在盲目擴張磷酸鐵鋰電池產能后,想立馬轉變,改生產三元鋰電池想法不切實際,產線的改造需要大把的時間,更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資金困難正是壓死沃特瑪?shù)摹詈笠桓静荨??!币晃粯I(yè)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此外,今年我國新能源電池行業(yè)面臨價格戰(zhàn)愈加激烈、產能結構性過剩加劇等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動力鋰電池市場產能不斷突破新高,且產能增速持續(xù)高于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去年行業(yè)產能已經超過了200GWh,但總體產能利用率卻不到40%。深圳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雪琴曾公開表示,“動力電池的供應會持續(xù)過剩,將在2018年達到巔峰,產能過剩達到257%?!?/p>
更重要的是,動力鋰電池市場產能過剩,是一種供應緊張與產能過剩并存的結構性過剩。三元鋰電池的崛起,與其他鋰電池的沒落,讓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鈦酸鋰等產能浪費,導致高端優(yōu)質產能供應不足,而低端產能卻訂貨不足,產品庫存積壓嚴重,生產經營困難。
動力鋰電池的擴張讓該市場迅速從藍海走向紅海,競爭也日益激烈,銷售價格逐年下降。以寧德時代為例,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tǒng)銷售均價2015年度為2.28元/Wh,2016年度為2.06元/Wh,2017年度為1.41元/Wh。有業(yè)內人士預測,2018年度行業(yè)平均動力電池售價將降至1元/Wh以下。
“在下游要求降價的同時,上游原材料還在漲價,雙重夾擊下,動力電池企業(yè)如果不具備成本競爭優(yōu)勢,只有出局?!毙劳_集團副總裁兼動力電池板塊總裁梁銳感嘆道。
有業(yè)內人士總結,動力鋰電池行業(yè)“躺著賺錢”的時代早已過去,2018年掉隊的企業(yè)多表現(xiàn)為“內功”修煉不足。動力電池企業(yè)未來必須偏重研發(fā)、技術和質量,才能搶占更多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