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87次 | 2018年05月01日
深度:這么多鋰電池概念股誰才是NO.1
這是我根據(jù)多家研報、網(wǎng)上公開資料梳理匯總的,力爭簡化產業(yè)鏈以求通俗易懂。雖然A股的炒概念、熱點、板塊之風暫時難以遏制,但作為小散,也別糊里糊涂的真就瞎炒。大街上的彩票店里還有各種分析呢,咱這A股再不濟也比彩票強不是。
目前全球主要的鋰資源開采掌握在美國雅寶、美國FMC、智利SQM、澳大利亞泰利森四家公司手里。這四家合計約占全球90%以上。其中前三家是鹵水提鋰技術,占市場60%以上。以上這四家公司中,有中國上市公司的身影。
事件驅動:
最近特斯拉風頭正勁,今年4月到6月,特斯拉(TSLA)市值連續(xù)超越福特、通用和寶馬,成為全球市值第四的汽車制造商。
北京時間8月3日,特斯拉發(fā)布了二季度財報,收入28億美元,好于預期。ModelS和ModelX訂單穩(wěn)步增長,7月每周的凈訂單增長15%。上周末,首批Model3已經交付。馬斯克表示,Model3車型的生產如期進行,無需對產量多慮。目前平均每天都能收到1800個Model3訂單。同時,特斯拉預計第四季度Model3車型將實現(xiàn)盈利、預計2018年利潤率達25%。特斯拉實現(xiàn)了由高端豪車到中等車型、再到大眾車型的三階段布局,并預計年內推出電動卡車。
今年4月27日,副總理汪洋會見了特斯拉CEO馬斯克。而特斯拉將在中國建廠的傳聞也沸沸揚揚。今年2月發(fā)布的2016年財報中,特斯拉表示將于今年內敲定第三、第四、第五座超級工廠的選址,而當前在美國建造的一家超級工廠成本估算50億美金。
國內政策:
今年(2017)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
鋰電池產業(yè)鏈: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質、電芯制造與電池封裝。
正極材料:
整個產業(yè)鏈中,正極材料約占成本的30-40%。
正極材料的性能是制約鋰電池容量的重要因素。常見的正極材料有: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
1、鈷酸鋰:首個成功商業(yè)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于有鈷資源相對貧乏、價格較高、對環(huán)境有毒性等缺點,再加上該材料安全性能較差、容量相對較低,大大限制了其廣泛的應用和長遠的發(fā)展。目前鈷酸鋰材料電池主要用于數(shù)碼電池中。
2、錳酸鋰:主要為尖晶石型錳酸鋰。相較鈷酸鋰,具有資源豐富、價格便宜、對環(huán)境污染小且安全性能優(yōu)良等特點。但尖晶石的結構很難保持完整性,循環(huán)性較差,高溫循環(huán)中錳在電解液中的溶解和Jahn-Teller效應也導致材料的容量衰減嚴重。
3、磷酸鐵鋰:原料豐富、價格相比其他材料來比較低廉、對環(huán)境友好,加上較好的循環(huán)性能和高安全性使得其率先在電動汽車上得到了應用。但是磷酸鐵鋰材料的導電性較差,振實密度較低,導致體積能量密度較低,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應用。
4、三元材料:受鈷酸鋰的金屬元素摻雜改性的啟發(fā),多元金屬復合氧化物---三元材料LiNi1-x-yCoxNyO2(N=Mn、Al)得到快速發(fā)展。三元材料結合了鈷酸鋰、鎳酸鋰和錳酸鋰(鋁酸鋰)的優(yōu)點,形成了三元共溶體,可以充分發(fā)揮三個組元的作用。理論容量較高,具有較為均衡的性質,在動力型電池市場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
產能方面:2012-2016年,國內正極材料產量從4.4萬噸增長到16.16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8%。
產值方面:2011-2016年,正極材料產值從57億元增長到2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4.08%。其中2016年增長超過54%。
價格方面:受上游原料漲價影響,正極材料價格普遍上漲。
市場結構:目前磷酸鐵鋰占比最大。2016年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產量中磷酸鐵鋰(含企業(yè)自產)5.7萬噸,同比增75%。三元材料產量5.43萬噸,同比增49%。
市場趨勢:結合鈷酸鋰、鎳酸鋰和錳酸鋰(鋁酸鋰)優(yōu)點三元材料電池是動力電池的主要方向。三元材料電池型號眾多,目前國內以NCM523為主,2016年其在三元材料分型號產量中占比為76%。但隨著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高要求和續(xù)航里程的延長,高鎳的NCM622、NCM811以及NCA占比會持續(xù)增加。
國內主要正極材料廠商:
下游市場需求:
全球鋰電市場規(guī)模(2011-2015,億元)
我國鋰電池產量和增速(2012-2016,Gwh)
一方面是“3C”類產品如電腦、消費電子、數(shù)碼產品等行業(yè)的爆發(fā),推動低功率鋰電池需求大幅增長。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大力發(fā)展純電動、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帶動鋰離子電池需求的增加。
2015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總體產量達100.75GWh,同比增長39.45%,2011-2015年,全球鋰電池市場規(guī)模從840億元增長到175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0.2%。預計到2018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電芯產值將突破2500億元。
增長點來看,傳統(tǒng)“3C”類產品鋰電池主要是鈷酸鋰材料,由于電腦、手機等市場已接近飽和,未來主要看智能手機的創(chuàng)新和期待智能穿戴的爆發(fā),因此當前3C領域對鋰離子電池需求(鈷酸鋰材料電池)將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低增速。
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迅速普及,動力鋰電池迎來爆發(fā),直接拉動相應的磷酸鐵鋰和三元正極材料的出貨量。
GGII預計,全國動力電池2017-2020年需求為42.8、55.4、73.5和99.6Gwh,按1Gwh對應大約0.2萬噸正極材料測算,動力鋰電池正極材2017-2020年的需求分別為8.56萬噸、11.8萬噸、14.7萬噸和19.92萬噸。
其中,三元材料是趨勢。GGII統(tǒng)計,2016年國內三元材料市場規(guī)模達79.8億元,同比增68%,預計2018年產值將達到218億元。2016年國內三元材料市場銷量達到54300噸,同比增長49%,預計2018年達到116600噸。
動力鋰電池的三元材料中,高能量密度三元材料需求增大
2017年1月14日,工信部牽頭編制了《汽車產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達到200萬輛,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達到20%以上的發(fā)展目標。
目前的磷酸鐵鋰材料電池達不到2020年的要求,三元的NCM111和NCM523等型號,材料也很難達到2020年單體電池300wh/kg的目標。
目前主流的三元材料電池中,NCM523型號可以達到160-200wh/kg,而NCM622和NCM811分別可以達到230wh/kg和280wh/kg。因此,高鎳的三元電池NCM622、NCM811和NCA是未來主要方向。
作用:鎳(Ni)提供容量,含量越高電池的能量密度越大;鈷(Co)貢獻部分容量的同時穩(wěn)定結構;猛和鋁Mn/Al主要用來穩(wěn)定結構,三者協(xié)同作用,共同發(fā)揮出三元材料高能量密度、較低成本等優(yōu)點。
國內三元材料電池NCA現(xiàn)狀:國外起步較早,國內的起步較晚
目前特斯拉采用日本松下的NCA電池,帶動了全球的NCA熱潮。
截止2016年末,國內從事NCA生產的企業(yè)超過15家,大多處于建設發(fā)展初期,少量企業(yè)處于小批量生產送樣檢測的階段,與日韓存在明顯的差距。國內NCA產量為幾百噸左右,而預計到2018年國內需求將突破千噸。
鑒于高鎳三元材料是未來的主流,國內的正極材料企業(yè)正在積極布局。主要有當升科技300073、杉杉能源835930、天津巴莫、國軒高科002074、格林美002340等。
注意: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7年以來,廈門鎢業(yè)、當升科技、科恒股份、湘潭電化、優(yōu)美科、安達科技、裕能新能源、三秋新能源、國光電器、浩普瑞、格林美、天賜材料等12家都在國內投擴建正極材料,投資金額超70億元,產能規(guī)劃近40萬噸?!按筌S進”式布局將帶來市場過剩,處于低端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競爭更加激烈,未來價格戰(zhàn)或不可避免。
國際形勢:全球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市場,中日韓三國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總共市場份額90%以上。
截止2014年,我國正極材料占全球43.77%份額,位居第一;韓國占有率迅速上升到30.56%;同時日本在積極布局動力電池市場,增長明顯。我國主要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技術較強,在三元領域相對于日韓有一定的差距,目前開始追趕日韓巨頭。
據(jù)中國產業(yè)信息網(wǎng)的信息,三元NCM的基礎專利由美國3M公司持有,3M并不涉及生產,而是通過轉讓授權專利的方式獲取利潤,其中LG、SK、優(yōu)美科都曾向3M購買專利授權。
NCA的主要專利掌握在日本松下和住友手中,專利限制在全球有效。目前三元材料的相關專利主要集中在日韓手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豐田、索尼、東芝。這些專利技術壁壘阻礙我國三元材料廠商很難進入國際大廠,通過改性添加以及改良生產工藝等手段已成為我國正極材料企業(yè)避免專利訴訟的常用手段,近年來國內企業(yè)和高校也開始布局三元專利。
在今年的投資者見面會上,特斯拉宣布與松下聯(lián)合研發(fā)的新型21700電池開始量產,并強調這是目前可量產電池中能量密度最高且成本最低的電池,三星SDI也推出了相同規(guī)格的新型電池21700,全球鋰電巨頭紛紛轉向21700電池。
6月28日,億緯鋰能300014“湖北金泉二區(qū)投產暨三區(qū)啟動儀式”在湖北金泉舉行。億緯鋰能圓柱三元電池生產線正式竣工投產,標志著我國圓柱三元電池正式邁入21700時代。已經布局21700的企業(yè),還有比克、猛獅新能源、福斯特、天鵬等。
儲能領域逐漸增長:
儲能技術主要分為物理儲能(如抽水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電化學儲能(如鉛酸電池、氧化還原液流電池、鈉硫電池、鋰離子電池)和電磁儲能(如超導電磁儲能、超級電容器儲能等)三大類。作為能源互聯(lián)網(wǎng)的重要支撐,可以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已被我國納入能源技術革命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之一。
我國目前的化學儲能以鋰離子電池為主,裝機規(guī)模占據(jù)電化學儲能市場的一半以上,2010-2015年,我國電化學儲能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110%,是全球平均增長率的6倍。據(jù)GGII預測,到2018年,我國儲能市場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8.21Gwh。
國內廠商積極布局電化學儲能項目。2017年第一季度布局電化學儲能的企業(yè)有:國軒高科002074、沃特瑪、億緯鋰能300014、比亞迪002594、南都電源300068、猛獅科技002684等。
============相關上市公司============
億緯鋰能300014:
依托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原料,動力電池主打高端產品,產能迅速擴大,2.5GWh的圓柱三元18650和21700兼容全自動化生產線順利投產,為國內首條21700生產線。截止到上半年公司在惠州和荊門形成了3.5GWh圓柱三元產能,其中在荊門形成了2.5GWh方形磷酸鐵鋰產能,總產能達到6GWh,計劃年底達到9GWh產能,產能快速釋放一方面滿足下游客戶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發(fā)揮規(guī)模效應,降低成本。公司進入宇通客車的供應鏈體系,目前已與長安、重慶御捷、南京金龍、廈門金旅、眾泰等大型車企建立良好合作關系。
2017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3.44億,比上年同期增長63.65%,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3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61.37%。
廈門鎢業(yè)600549:
電池材料是公司重點發(fā)展的產業(yè)之一。目前鋰電材料產能1.7萬噸,其中三元材料產能7000噸,18年底海滄分公司1萬噸和福建三明0.6萬噸鋰電產能將建成投產,同時公司與閩東電力合資公司(控股70%)擬新建高鎳三元材料產能2萬噸;公司2016年鋰電材料銷量1.34萬噸,其中三元材料4751噸。
公司鋰離子材料產品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和鎳鈷錳三元材料(NCM)等;日本松下為公司電池材料主要采購商之一。
杉杉股份600884:
全球最大的鋰電池原材料綜合供應商,公司未來將專注于新能源業(yè)務,包含鋰離子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業(yè)務,擬將服裝、融資租賃等非新能源業(yè)務拆分并在港交所上市。
公司的鋰電材料業(yè)務處于行業(yè)龍頭地位。2016年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業(yè)務營收40.96億元,占比超74%,凈利潤2.81億元,占比超85%。公司正極材料產銷量全球第一;負極的人造石墨產銷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電解液產銷量全國前五。公司2016年總產能達3.3萬噸,高電壓、高壓實鈷系正極材料以及高鎳三元材料等高端產品銷售占比不斷提升,
公司與多家大的電池電芯制造商ATL、BYD、LG、力神等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并成功進入了奔馳、寶馬、蘋果、三星等品牌的上游供應鏈名單。
當升科技300073:
成立于2001年,起源于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國家首批創(chuàng)新型中央企業(yè)——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是國內鋰電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yè)之一。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業(yè)務主要產品包括三元材料、鈷酸鋰等正極材料以及四氧化三鈷、多元材料前驅體等前驅體材料。
公司是國內高鎳三元材料龍頭企業(yè),國內最先實現(xiàn)高鎳NCM622量產的企業(yè)之一。在量產NCM622后,公司在積極進行NCM811、NCA等更高鎳動力型產品的開發(fā)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中試,年內可以小批量生產,新產品預計將鞏固公司在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龍頭地位。
公司2017年底預計將形成約1.6萬噸鋰電正極材料產能,其中燕郊工廠保持6000噸年產能(包括鈷酸鋰2000噸和4000噸NCM523),江蘇海門基地實現(xiàn)約1萬噸產能。
天齊鋰業(yè)002466:
國內最大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國內鋰行業(yè)中技術領先、綜合競爭力較強的龍頭企業(yè),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生產商。電池級碳酸鋰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約54%。
1、天齊鋰業(yè)是泰利森的最大股東,而泰利森擁有的格林布什礦山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鋰輝礦供應商,占全球鋰資源供應的25%以上,氧化鋰儲量280余萬噸。2016年開始,泰利森鋰精礦已經不再給贛鋒鋰業(yè)供貨,按照股份比例全部銷售給兩大股東,預計泰利森將能為天齊鋰業(yè)提供每年超3萬噸碳酸鋰原料供給。
2、天齊鋰業(yè)旗下全資子公司天齊盛合,擁有亞洲最大的呷基卡鋰輝石礦區(qū)西礦段-雅江縣措拉鋰輝石礦開采權-該礦段儲量折合鋰資源量達20余萬噸。
3、2014年年中,公司3.1億元參股西藏礦業(yè)旗下扎布耶鹽湖20%的股權,與其合作共同開采中國西藏仲巴縣境內的扎布耶鹽湖,該鹽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以天然碳酸鋰形式存在的鹽湖,鋰資源量達數(shù)百萬噸,為全球品質最佳鹽湖資源之一。通過一系列并購,天齊鋰業(yè)已不僅僅是中國更是全球的鋰礦龍頭。
贛鋒鋰業(yè)002460:
國內鋰系列產品品種最齊全、產品加工鏈最長、工藝技術最全面的專業(yè)生產商,也是國內唯一的規(guī)?;煤嚮厥樟仙a鋰產品的企業(yè)。其中金屬鋰市場份額為50%,為世界最大金屬鋰生產商;碳酸鋰公司目前國內市占率為23%;丁基鋰公司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生產商;氫氧化鋰主要銷售給三星和LG。
1、2015年3月收購了江西西部資源鋰業(yè)有限公司100%股權,其主要資產為河源鋰輝石礦采礦權,河源鋰輝石礦保有資源礦石量為575.71萬噸,Li2O金屬量為59521噸,平均品位1.03%,折合碳酸鋰儲量在18萬噸左右,將滿足15年的開采需求。
2、贛鋒鋰業(yè)原持有澳大利亞MineralResources子公司RIM25%股權。2016年初其子公司贛鋒國際計劃增資1.79億元認購RIM其余18.1%股權。RIM擁有MtMarion鋰輝石礦項目100%股權,且已拿到項目開工必須的所有許可,屆時可初步形成年產20萬噸鋰精礦產能,折合碳酸鋰產能2.5萬噸。
3、阿根廷Mariana鋰-鉀鹵水礦:根據(jù)從含水層系統(tǒng)中開采鹵水的30%有效開采率,估計含鋰金屬的濃度值域為225毫克/升至585毫克/升,對應的可能鋰金屬含量為50萬噸至2500萬噸。
4、愛爾蘭Blackstair鋰輝石礦。贛鋒鋰業(yè)原料中有20%來自于回收料(5,000噸正極材料回收提鋰項目已投產,對應的可供應1000噸碳酸鋰,由于正極材料回收價格低廉,此項目經濟性高)。愛爾蘭Blackstair鋰礦和阿根廷Mariana鋰-鉀鹵水礦項目目前均處于早期勘探階段。其中愛爾蘭項目還處于初勘階段,阿根廷項目將進入詳勘階段,公司控股兩項目作為有效原料儲備。
其他:中國寶安000009、紅星發(fā)展600367、江特電機002176、橫店東磁002056、中信國安00083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