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09次 | 2018年10月14日
這些新技術向鋰電池發(fā)起挑戰(zhàn)
通常一提到儲能系統(tǒng),第一個想到的可能都會是鋰離子電池,畢竟鋰電池應用范圍相當廣,小至智能型手機大至電動車都可見。
由于鋰離子電池壽命和能量密度都遠勝于鉛酸電池,鋰電池一直以來都是炙手可熱的儲能技術首選,但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在2017年上升240%,廠商漸漸開始面臨供應鏈、資源短缺、成本上揚的挑戰(zhàn),因此不少科學家正尋找低成本又有效的低碳電池技術。
只是這些技術是否能成功達到商業(yè)化,規(guī)模又是否能跟鋰離子電池相競爭,這些都還有待觀察。
低成本與多功能氨氣儲能
有別于其他國家與廠商看好氫燃料,德國工業(yè)巨擘西門子對氨氣儲能寄予厚望。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該公司近期與InnovateUK斥資150萬英鎊在英國牛津哈威爾展開世界首個氨儲能先導計劃,項目包括風力發(fā)電機組、氮氣產生器、電解水系統(tǒng)、30KW發(fā)電機與制造氨氣的哈伯法反應爐。
該示范廠目標是將電力、水和空氣無碳轉化為氨氣,將氨氣儲存在儲罐后,就可以用來燃燒發(fā)電、當作車用燃料出售,或是用于工業(yè)制冷。
氨氣目前已實現工業(yè)規(guī)模生產、儲存和運輸,是個人們相當熟悉且低成本的化合物,它也同時是個多功能燃料,如果想將氨氣用于燃料電池,也可以將氨氣轉換為氫氣,用來發(fā)展氫氣經濟與氫燃料車。
該技術成本效益相當高,西門子表示,對于許多人來說,目標都是能夠找到成本、儲存容量跟壽命都可與鋰電池相較的技術。
原材料豐富的鈉離子電池
由于地球上鈉含量比鋰礦豐富,且鈉離子與鋰離子具有相似的運作模式,現在也有不少研究員關注鈉離子電池,并認為該電池未來可比鋰離子電池更加便宜有效、安全疑慮更低。
象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和史丹佛大學都在開發(fā)鈉基電池,2017年史丹佛大學團隊開發(fā)了一種新型鈉離子電池,可以儲存和目前市場上最先進鋰離子電池一樣多的容量,但成本僅不到鋰離子電池的80%。
上一篇:鋰電池新技術能0.4秒阻絕爆炸
下一篇:有什么選擇可以代替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