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433次 | 2018年09月17日
筆記本電腦鋰電池使用經(jīng)驗
首先,鋰電池不需要超常時間充電來激活,你也做不到,充電電路本來就有保護,插上也沒用的。
其次,對鋰電池的激活(其實是校正充電曲線)一般出現(xiàn)在首次使用,長時間放置未用,或者頻繁即充即用一段時間后,方法就是一次完全的充放電,之后電池就可以即用即充,只有在長時間使用后才需要再次進行再次完全充放電重新校正。
最后,鋰電池的壽命主要體現(xiàn)在充放電周期上,這個周期是一個絕對概念,舉例如果你上次使用了30%電力,充滿電,下次又使用了70%的電力,又充滿電,這個剛好是一個充電周期,而不是兩個,所以那些喜歡把電池使用盡再充電的玩家自己合計吧,這樣做實際上加速了電池壽命的終結(jié)。
一些誤解的來源:
每次用盡電池再充電這個是從古老的NICD電池而來的,這種鎳鎘電池有記憶效應(yīng),如果不放盡電量,電池會隨使用次數(shù)的增加而呈現(xiàn)出電量愈來愈少的狀態(tài)。
后來的NIMH電池,其實已經(jīng)沒有明顯的記憶效應(yīng),但是仍然需要經(jīng)常的徹底充放電來保持其正常的電量顯示,這就是某些日本鎳氫充電器提供refresh功能的原理。
而鋰電池則基本上沒有記憶效應(yīng),當然長時間使用后充電曲線還是會有略微失準,蘋果提供了一個簡單的ical提示你定時為電池進行充放電校正,但是頻率不需要很高。
關(guān)于激活,剛出廠的鋰電池需要在若干次使用后才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這個沒錯,但是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激活是絕對沒有必要的(也是沒有意義的)現(xiàn)在的充電電路都考慮的用戶使用的方便,電池充滿后會自動切斷充電電路,這樣你才能安心睡覺不是,這個時候插不插上電源其實已經(jīng)沒有區(qū)別了。
談到充電十幾個小時的習(xí)慣,這個還是要從古老的NICD等電池的慢充模式說起,由于原先電池充電電路設(shè)計上的落后,一般為了保持電池溫度的正常和防止電池受損,都使用的小電流緩慢充電的方式,而且這種電路一般情況下都沒有準確的電量判斷功能,所以都是建議用戶充電14-16個小時這樣,看看,其誤差一般都在2、3個小時,如果充電流過大,過充后將對電池造成嚴重的傷害。
而后來的針對nimh和現(xiàn)在鋰電池的快速充電電路,已經(jīng)有了很好的電量檢測功能,就可以使用脈沖式的大電流快速充電,且還能維持電池在正常的溫度范圍內(nèi),而到接近電量快滿的時候,為了防止過充,電路會從高電流脈沖轉(zhuǎn)換為一種逐漸縮小的涓流充電,這樣即使?jié)M電檢測有部分偏差,由于越接近滿電電流越小,在最后時刻的充電電流已經(jīng)接近0,對電池沒有什么損害了,這就是為什么看到鋰電池前80%充電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而充滿最后20%的電卻要4個小時的原因。
圖中綠色曲線為電池的充電曲線,大家可以看到電量(電壓)的上升前階段很迅速,后階段就很平緩,相對應(yīng)的就是充電電流有橙色表示。
對類似問題的一種理解:
“這樣的話,是不是,電池充滿后,繼續(xù)插著電源線,也沒什么傷害!”
這個要看很多情況,大體上講肯定沒有問題?。?br/>
實際上普通的本子就是帶著電池插上交流電用的啊。
但是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電池一段時間不用后會自己損失掉部分電力,這個無論你是拿下來還是裝在本子上都一樣,可是當電量掉下來后,充電電路就要判斷是否為正常使用下的電量了,如果是這樣就要再次充電,試想如果充滿電然后放置段時間,再次充滿,這樣雖然用戶沒有真正使用電池,但是電池卻在不停的進行著小量的充放電,積累下來其實就是在消耗電池有效的充放周期了,所以好的設(shè)計電路會有良好的保護,一旦充電結(jié)束,電路就會自動切斷,此后就算長期不用電池導(dǎo)致電量重新跌下來也不會自動重新開始充電,除非你切換為電池模式使用。
所以是否可以一直插著交流電要看你的設(shè)備的設(shè)計能力了,蘋果的本子等都有這樣的保護,盡管放心用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