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14次 | 2023年09月13日
電池公司看過來,今天又是一個轟動全球資本市場的日子!
六月一日A股正式納入MSCI,入摩前夕A股全線暴漲,大行情,抓住大機會!我們先來看看,這是部分地區(qū)和國家指數(shù)入摩之后的表現(xiàn):
我國最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是有絕對的理由相信,在入摩之后將會迎來一波牛市。A股確實是一個造富的地方,行情再差,每年都會有大牛股。
據(jù)統(tǒng)計,伊利股份上市以來上漲了400倍,云南白藥上漲600倍,貴州茅臺上漲130倍。另外,上市以來漲幅超過1000%的個股,合計有459只。
短時間看草木皆兵,但長期來看,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要短時間利空,就完全雪藏股市,仔細梳理背后的賺錢邏輯,打有準備的仗。
問題來了,這些超級大牛股,都有什么特點?能不能復制呢?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回顧10倍牛股的歷史
回顧A股10倍股的數(shù)據(jù),給我最大的感觸有兩個:第一、牛股背后的輪動,市值上就是時代變遷的更替;第二、業(yè)績永遠是牛股的內燃機。假如你細心觀察每輪牛熊交替,10倍股的分布就是我國的行業(yè)輪轉和產業(yè)更替。
上世紀90年代初,市場經(jīng)濟剛剛確立,股市成為新生兒,當時居民收入大幅上升,制造業(yè)蓬勃發(fā)展。
到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新三件(彩電、冰箱、洗衣機)慢慢替代舊三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成為家家必備的緊俏品。同時,迎來了1996年的大牛市,四川長虹、真空電子等家電及電子行業(yè)成為第二輪牛市的十倍股;
2000年之后,我國加入WTO以及房地產新政策,正式步入工業(yè)制造時代。
2010年,我國開始慢慢步入我國智造時代,信息技術和新興消費崛起,在上一輪牛熊至今,TMT和醫(yī)藥行業(yè)成為牛股集中營,如中科曙光、新開源都是驚動一時的超級牛股。其次,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qū),就是10倍股都是想出來,都是炒出來的。
事實上,上述幾次的牛熊輪動,10倍股的上漲都有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分別來看,10倍股的凈利潤增速和同期全部A股的凈利潤增速:
幾次輪回,都是緊緊圍繞著最賺錢的公司展開,很好理解,公司的本質就是盈利,盈利越好,預期越高,市場資金越容易追捧。
不要覺得價值投資在我國不適用,恰恰是順應時代的公司創(chuàng)造了價值,而價值有供應了炒作依據(jù),成就一個時代的最強王者。
未來我國具備時代性的行業(yè)
其實都寫在《我國制造2025》里,其中涉及多個領域,信息技術、機器人、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yī)藥等等。
第二,業(yè)績水平。根據(jù)2017年數(shù)據(jù),A股公司實現(xiàn)總營收達39.05萬億元,較上一年上升17.54%;實現(xiàn)凈利潤3.33萬億元,較上一年上升18.37%。
基本可以鎖定,超越牛熊的10倍股,必須營收上升超過17.5%,凈利潤上升18%。同時,這條基本的分水嶺,最實用的地方,就是掃走垃圾公司。
第三、市值。當前A股合計上市公司有3500多家,平均總市值170億左右,平均流通市值在120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