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76次 | 2022年12月26日
我國動力鋰電池市場進入黃金期 技術突破迫在眉睫
隨著我國電動汽車銷量的大幅上升,有預測報告稱,鋰離子動力鋰電池市場正進入黃金期,到2017年,動力鋰電池產業(yè)規(guī)模將暴增至目前的400%。如此跨越式的規(guī)模上升之下,電池的質量成了不可回避的技術點。近期,北京市發(fā)文對車輛和動力鋰電池質保作了調整,其中對動力鋰電池等關鍵零部件供應不低于5年或10萬公里的質保,調整為供應不低于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
上海同北京相同作為全國領先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也在考量提高動力鋰電池的使用期限,綜合目前各車企的動力鋰電池質保服務標準來看,動力鋰電池一般能運行5年10萬公里。如何突破技術瓶頸,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是當下各電池生產公司共同面對的課題。
電動汽車的瓶頸在于電池,只有電池動力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在目前技術條件下,改變動力鋰電池的充電方式是延長電池壽命的不錯選擇。業(yè)內人士指出,目前宣傳的8年質保,其實并不一定能夠實現(xiàn)。汽車動力鋰電池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生產工藝的差異,電池組內的電池單體性能也存在些許差別。隨著時間地推移,電池組內的單體差異會逐步擴大,最終會影響電池的性能,造成電池性能的快速衰減。而不同的充電方式是影響單體鋰電池性能和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合適的充電方式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電池容量,而且可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充電時間長,續(xù)航里程短是當前電動汽車備受詬病。為此采取的大倍率快充方式雖然解決了充電時長的問題,但其實嚴重影響鋰電池的使用壽命。一味地追求快速充電方式,進行大倍率充電,容易出現(xiàn)高溫、過充等異常情況甚至引發(fā)危險。而采取先柔后勁的充電方式,在電池所能承受的電壓、電流之下,并監(jiān)測環(huán)境、溫度、溫差,主動維護電池健康狀態(tài),都有助于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降低安全風險。
充電方式是延長電池壽命的方法之一,但不是根本上的解決方法。電池壽命和穩(wěn)定性的提高還需從技術上取得突破。針關于我國現(xiàn)狀,動力鋰電池從生產技術層面來說,我國電池公司在生產和研發(fā)能力上都落后于世界水平。新能源汽車的產量達到7.6萬輛,同比增幅達到2.5倍。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動力鋰電池出現(xiàn)大量缺口,再加上動力鋰電池行業(yè)壁壘較低,導致大批技術含量較低的電池公司投入生產,最后造成國內低端電池產量過剩、高端電池市場空白的局面。此外,技術含量較低的電池能量密度較低,這就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續(xù)航里程,若生產同樣容量的電池,我國電池重量將超過日韓企電池重量,這又將影響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發(fā)展。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另外,我國電池行業(yè)內缺乏統(tǒng)一的生產標準,各家電池公司生產的動力鋰電池通用性很差,無法達到標準化、規(guī)?;a,也加大了電池設計的工作量。由于沒有統(tǒng)一行業(yè)標準,各公司生產的電池充放電性能相去甚大。上游缺乏標準,無法標準化,這就直接導致了充電樁呈現(xiàn)出了較大差異,也成為了充電難的原因之一。統(tǒng)一的電池標準將有助于規(guī)范電池行業(yè),有助于節(jié)約人力物力成本,將資源更多地投入到電池的研發(fā)和生產工藝的改進上來。
一邊是國家對電動汽車的支持力度不斷加碼,動力鋰電池面對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另一邊卻由于電池續(xù)航能力、安全性等障礙遲遲未能突破。和國際相比,我國在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我國先進材料和機理研究較差,電池結構設計技術先進性較低,另一方面,自動化程度較低,精工藝的開發(fā)能力也較弱。電池系統(tǒng)并不是只要將單體組合即可,其實是一項很復雜的技術。另外,電池所需的高端材料供給尚不足,一致性、良品率、安全性、可靠性、產品性能不能完全滿足市場要求,公司創(chuàng)新能力總體不強,優(yōu)勢產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