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48次 | 2022年12月19日
只賺人氣不賺錢 三星電池將退出蘋果供應鏈
門檻高、利潤低,是蘋果供應商面對的共同尷尬。根據(jù)蘋果利潤的研究報告,每部iPhone手機,蘋果公司拿走了其中58.5%的利潤,韓國、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只占據(jù)約10%的利潤,而我國勞動力成本只占了1.8%;在iPad的利潤分配中,我國公司所得的利潤占比僅為2%。除了三星鋰電池之外,目前,蘋果產(chǎn)品采用的電池重要有索尼鋰電池以及LGC、ATL、力神幾個廠商生產(chǎn)的鋰電池。其中,ATL、力神目前是我國最大的蘋果電池供應商。
蘋果開給三星SDI的條件越來越嚴苛
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在和三星商議新的合作備忘錄時,開給三星SDI的條件越來越嚴苛,這是最后SDI未簽署的合作協(xié)議原因。這個原因尚無法得到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蘋果電池供應鏈上的其他廠商將受惠于空出來的產(chǎn)量。
蘋果第一批iPhone5記憶體供應商除了三星之外,有一部分訂單轉給了海力士半導體、東芝和爾必達等。美國投資機構Berstein報告預估,蘋果的記憶體訂單對三星電子獲利貢獻度今年將僅剩下2.5%。除了記憶體之外,日本夏普、JapanDisplayInc及韓國樂金顯示器(LGD)已量產(chǎn)蘋果iPhone5液晶面板。iPadmini的一部分面板訂單也分給了LGD、夏普,以及來自地區(qū)的友達。
蘋果零部件供應商利潤微薄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蘋果頻頻向摩托羅拉、HTC等Android陣營主流拋出繡球的同時,蘋果和三星之間的專利戰(zhàn)火則不斷升級,三星堅持不和解的強硬態(tài)度一如昔日的蘋果,這種強硬的背后依靠的是強大的市場底氣。
雖然蘋果希望將關鍵零組件交由其他代廠家生產(chǎn),但由于三星的強勢競爭力,其他廠商還是難以匹敵,蘋果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完全擺脫對三星的依賴。即使這是一場殘酷的競爭,但是仍然值得博弈。不過,拿下蘋果訂單,更多的是光環(huán)效應,是對質量和技術的肯定,并不意味著馬上就能賺到錢。
就在iPhone5公布后,HISiSuppli、UBMTechInsights等科技分析機構很快公布了成本分析報告。根據(jù)統(tǒng)計,售價649美元的iPhone516G版本的成本是207美元,售價749美元的32G的成本是217美元,而價格為849美元的64G的成本是238美元。也就是說,供應商的利潤空間并不大。
在我國供應商參和的部分,iPhone5的電池成本僅有3美元;而作為附件的耳機,采購成本價也沒有超過10美元。至于手機組裝工序,每部手機的生產(chǎn)人力成本,只有8美元。以蘋果iPhone手機的1400mAh電池為例,供貨價格僅為5.8美元,但在市面上更換一塊電池,蘋果的開價是至少1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