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10次 | 2022年10月28日
動力鋰電池這類公司在價格方面的優(yōu)勢
隨著獨輪車市場的火爆,動力鋰電池今年順帶式的紅了一把,不少廠家聞風而入,尤其是通訊和數碼類電池PACK廠家,面對這樣一個新蛋糕,電池廠家眼里都充滿著血絲,巴不得把這個蛋糕一口氣吃下去。對于在移動電源市場殺得喘不過氣的電池廠家來說,猶如好多天沒有覓到獵物的餓狼,一下子興奮到了極點!在一片餓狼的撕殺聲中,鋰電池的價格戰(zhàn)開始拉開了序幕。動力鋰電池這類企業(yè)在價格方面是有一定優(yōu)勢的,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做一個分析:
第一分析設備投入成本,點焊機是必備的設備,一臺普通的點焊機的價格在3000-5000元;一條鐵管的流水線10米長價格在1萬元,烙鐵一臺在100元左右一把,一條流線也就5-6把,一個國產的電源在5000元,一臺負載儀在5000元,分容柜的話一臺3萬元(一般都沒有,)動力電池老化設備一個點至少在7000元以上(大部分是沒有的,或者很少,大部分是充電器充電,用負載儀進行放電),有了這些設備就可把電池生產出來。
第二是物料采購體系,剛才講到的PACK廠和電芯貿易轉型的PACK廠,由于市場競爭的壓力的原因,他們在電芯上是誰便宜選誰的,市場上進口電芯的貿易商很多,尤其是三星的電芯仿品和B品也不少。還有長時間庫存的貨,渠道不穩(wěn)定,很容易采購到不合格的電芯。一般這類廠家沒有規(guī)范的物料確認流程和標準,基本上不會對主要物料進行可靠性測試,對整個品質管控環(huán)節(jié)是非常缺失的,如物料的來料檢驗、物料來料檢驗標準和檢測方法、制程的檢驗方法、出現異常的反饋流程、異常處理方式、成品檢驗標準、檢驗方法等等,是一項非常有必要的品質管控手段,但是一般的PACK廠家都沒有,如按照ISO標準驗廠我敢說沒有幾家能通過的;大家都知道鋰電池很容易出事故,加上沒有品質意識和控制手段,出問題和事故的機率就增大了。
第三是在BMS的選擇上,因為這些廠家沒有BMS的研發(fā)能力,為了體現成本的優(yōu)勢,他們會選擇便宜的BMS,反正客戶在意的是價格,技術又不懂;我在這里給大家舉個例子,我拿一個10串的BMS為例,如果MOS用IR的每個要7元左右,但如果用國產和的每個在2-3元錢,一般350W的電機平衡車,BMS要用5-8個MOS,這樣一下子可以降低很多成本,很多客戶不看產品的用料,只圖價格便宜,其實是很不明智的砍價方式,對于BMS的關鍵物料我建議還是用進口的較好,不是我不支持國貨,但電池是個危險品,要盡量做到穩(wěn)定和安全,萬一出了問題得不償失;目前平衡車生產廠家自主技術非常有限,基本上是靠方案公司和以往的制造經驗,產品同質化非常明顯,靠價格優(yōu)勢競爭只是一種簡單的方法,要想異軍突起和獲得良好的利潤回報,更多的是提升自主研發(fā)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第四我講的是工藝,我喜歡拆電池,一看產品的用料是否扎實,再者是看產品的制造工藝,目前所謂做動力電池的廠家很多,但真正工藝做的好的廠家沒有幾家,其實工藝是體現一個電池廠家的軟實力,體現對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一種態(tài)度,為什么這么講呢?一般的小廠不會在產品的工藝上花太多精力和投入,不會專門請PE工程師去負責這一塊,只有大廠或者要求高的廠家才會有PE工程師負責這項工作,工藝要做的好,不僅是為了整體美觀,而更重要的考慮產品的安全和穩(wěn)定性,比如電池的走線是有條理性還是很錯亂,是用支架固定還是電芯之間打膠固定,是用成型沖壓鎳片還是條形鎳片互塔,電芯是否用絕緣墊片等等,這些看起都是很細節(jié)的方面,做起來卻要花很多的時間和人工,細節(jié)做得好,體現的一種專業(yè)態(tài)度!對產品安全責任心!第五分析人力成本,小的PACK廠家部門都不健全,不信你去驗廠時可以去了解一下;一般正規(guī)有點實力的公司,有業(yè)務部、市場部、行政部、人力資源部、采購部、財務部、研發(fā)部、品質部、工程部、生產部等部門,越大的公司部門只會越多不會越少!在招人方面,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經過篩選,人員素質基本沒有要求老少通吃,主要是這類廠家不按照勞動法算工資,所以招到什么優(yōu)質的員工,當然這類廠家自然也不會培訓,品質方面常說的人、機、物、法,就更不能講了,現場的5S基本沒有要求的,一進門就感覺很亂,談不上整齊和整潔。拉長、品質、主管大多數都是移動電源和手機電池出身,專業(yè)的動力電池PACK人才缺少,制造經驗和工藝很缺乏,品質控制重點不清楚;用人的標準決定用人的成本,這類廠家毫無疑問比正規(guī)的動力PACK廠的人力成本要低很多;
上一篇:未來的電池市場鋰電池是絕對的贏家
下一篇:世界各國在回收廢舊電池上采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