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08次 | 2022年07月29日
"狼"真的來了,動力鋰電池公司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六月二十八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商務部公布了《外商投資產業(yè)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外商投資目錄"),這是該目錄自1995年首次頒布以來的第7次修訂。
2017年版外商投資目錄公布后將有30天左右的過渡期,即2017年七月二十八日起正式施行。在此之后核準或備案的外商投資項目依照2017年版《目錄》執(zhí)行,在此之前核準或備案的外商投資項目依照2015年版《目錄》執(zhí)行。
鼓勵外商投資動力鋰電池公司
外商投資目錄共分為兩大部分:《鼓勵外商投資產業(yè)目錄》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而后者又分為限制和禁止兩個等級。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yè)目錄》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涉及電池及相關領域的內容
209.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電池隔膜(厚度15-40μm,孔隙率40%-60%);電池管理系統(tǒng),電機管理系統(tǒng),電動汽車電控集成;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峰值功率密度≥2.5kW/kg,高效區(qū):65%工作區(qū)效率≥80%),車用DC/DC(輸入電壓100V-400V),大功率電子器件(IGBT,電壓等級≥600V,電流≥300A);插電式混合動力機電耦合驅動系統(tǒng);燃料動力鋰電池低鉑催化劑、復合膜、膜電極、增濕器控制閥、空壓機、氫氣循環(huán)泵、70MPa氫瓶。
236.高技術綠色電池制造:動力鎳氫電池、鋅鎳蓄電池、鋅銀蓄電池、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燃料動力鋰電池等(新能源汽車能量型動力鋰電池除外)。
285.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汽車、機電設備、橡膠、金屬、電池回收處理。
299.機動車充電站、電池更換站建設、經營。
300.加氫站建設、經營。
327.綜合利用海水淡化后的濃海水制鹽、提取鉀、溴、鎂、鋰及其深加工等海水化學資源高附加值利用技術。
《限制外商投資產業(yè)目錄》
涉及電池及相關領域的內容
4.石墨勘查、開采。
7.汽車整車、專用汽車制造: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
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公司,如和中方合資伙伴聯(lián)合兼并國內其他汽車生產公司以及建立生產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的合資公司可不受兩家的限制。
禁止外商投資產業(yè)目錄
涉及電池及相關領域的內容
無。
電池我國網從以上條目發(fā)現(xiàn),外商投資目錄中涉及動力鋰電池及相關領域之處,幾乎全在鼓勵外商投資部分,不僅涵蓋了鋰電池、鎳氫電池、燃料動力鋰電池等電池的制造,也包括了電池隔膜材料、電池管理系統(tǒng)、燃料動力鋰電池低膜催化劑等領域。限制部分僅有2條,禁止部分沒有明確涉及動力鋰電池的條目。這意味著,在動力鋰電池及相關領域,國家準備將"狼"放進來,國內公司將面對來自全球的競爭。
在新能源汽車還要財政補貼、動力鋰電池產業(yè)根基尚未打牢的現(xiàn)實下,國家為何還要對外開放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的投資市場?這背后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現(xiàn)實——世界經濟格局發(fā)生深刻變化,全球跨國投資呈現(xiàn)新的特點,要吸引資本向我國流動,就要落實開放發(fā)展的理念,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改善投資環(huán)境。
放手外資涉足動力鋰電池領域廝殺更慘烈?
四月二十六日,國家工信部等三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的《汽車產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要"完善內外資投資管理制度,有序放開合資公司股比限制"。五月二十二日,發(fā)改委正式批復了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我國)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標志著大眾汽車成為第一家除一汽、上汽以外,擁有第三家合資對象的公司。
業(yè)內認為,在放開整車的股比限制之前,先從核心零部件動力鋰電池開刀。其實,松下已經在我國投資建廠,廠選址于蘇州,專門生產18650型三元鋰電池。毫無疑問,以松下的品質,它必然會切走國內動力鋰電池市場的一部分蛋糕。此外,TSLA在國內建廠的消息也被傳得滿城風雨。外資來勢洶洶,國內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和新能源車企忽然感覺到了撲面而來的"殺氣"。
我國動力鋰電池公司是否將要面對最危險的時刻?國家商務部發(fā)言人孫繼文認為,放開動力鋰電池股比有利于形成"鯰魚效應",加速我國動力鋰電池市場競爭。但要保證政策的階梯性和延續(xù)性,防止"大開大闔"、杜絕單純的資本合資而應納入技術合資等,切忌重蹈傳統(tǒng)零部件的覆轍。
動力鋰電池公司僅有危機意識還不夠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已經從"導入期"進入"發(fā)展期",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相關要素和第一階段已經有所不同,一味尋求政策保護,從長遠來看,未必就有利于動力鋰電池產業(yè)內生競爭力的提高。國家工信部去年"8GWh"的要求,其意圖也是為培養(yǎng)幾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電池公司,這和外商投資目錄在動力鋰電池領域開放的目的是一致的。
然而,動力鋰電池公司僅有危機意識遠遠不夠,關鍵是要切實提高產品品質、真正滿足市場需求,把基本功練扎實。我國化學和物理電源行業(yè)協(xié)會動力鋰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在和動力鋰電池公司和新能源車企的交流中多次表示,在動力鋰電池產量結構性過剩、行業(yè)洗牌加速的現(xiàn)實情況下,動力鋰電池產業(yè)鏈必須抱團取暖,協(xié)同發(fā)展,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生存。此外,工信部也在相關文件中支持成立產業(yè)聯(lián)盟、鼓勵行業(yè)整合等,這已經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大趨勢。
上一篇:動力鋰電池進入全過程"標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