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53次 | 2022年05月27日
鋰電池極片軋制工藝有什么?
(1)降低極片在軋制過程中的延伸率和寬展率,降低極片涂層材料孔隙結構的破壞率;
(2)提高極片涂層的厚度一致性,以改善極片的橫截面形狀。
(3)提高極片軋制后電極材料的壓實密度一致性;
(4)減少極片軋制后表面電極材料的反彈;
極片表面涂層材料的壓實密度與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有很重要的關系,合理的壓實密度可有效新增電池的電化學性能,降低電極的接觸電阻和交流阻抗,新增參與電化學反應的活性材料面積,從而顯著提高極片涂層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鋰離子電池極片制造屬于高精度制造范疇,極片軋制差別于板帶材軋制,板帶材軋制是一個金屬材料發(fā)生縱向延伸和橫向寬展的過程,軋制過程中材料密度不發(fā)生變化。而電池極片表面的電極材料是一種孔隙結構,軋制過程中正負極片上電極材料被壓實,密度發(fā)生變化,極片軋制是一個孔隙結構被填充,涂層顆粒逐漸密實的過程。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極片輥壓的目的有以下幾點:
1)保證極片表面光滑和平整,防止涂層表面的毛刺刺穿隔膜引發(fā)短路;
2)對極片涂層材料進行壓實,降低極片的體積,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3)使活性物質、導電劑顆粒接觸更加緊密,提高電子導電率;
4)增強涂層材料與集流體的結合強度,減少電池極片在循環(huán)過程中掉粉情況的發(fā)生,提高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和安全性能。
此前,鋰離子電池極片輥壓工藝基礎解析(點擊閱讀)文章分享了輥壓基礎知識,有人詢問輥壓溫度對電池極片和電池性能的影響,本次分享一份資料,摘取其中部分說明鋰離子電池極片輥壓溫度的影響。極片輥壓分為冷軋和熱軋兩種方式,目前國外已經廣泛采用熱軋的方式進行極片軋制,而國內還是多采用冷軋的方式。與冷軋相比,熱軋重要有以下優(yōu)點:
1)可以減少約50%的極片反彈;
2)利用較小的軋制力即可將極片的厚度壓縮到工藝需求的厚度,軋制力最大可減小62%;
3)增強涂層材料與集流體的結合力,減少電池在充放電循環(huán)過程中掉粉情況的發(fā)生,提高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
劉彬彬等采用LiFePO4作為正極材料,鋰片作為負極材料,制成扣式鋰離子電池,以面密度、壓實密度和厚度一致性三個參數(shù)為指標,考察了正極片的軋制溫度對電池極片和電池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為涂敷厚度為100μm的極片在不同軋制溫度下的厚度曲線,如圖所示,隨著軋制溫度由20℃新增為90℃再新增為160℃,極片厚度偏差由±1.9μm降低為±1.3μm再降低為±0.8μm,極片厚度一致性逐漸提高,這是因為隨著軋制溫度的新增,極片涂層變形抗力減小,可塑性變好,使得極片表面厚度更加均勻。
為不同制溫度下的極片涂層材料表面SEM圖,,軋制溫度為20℃時,極片涂層表面部分區(qū)域顆粒結合較為緊密,部分區(qū)域還不夠緊密,且存在少量微孔;軋制溫度為90℃時,極片涂層表面顆粒緊密結合程度新增,緊密結合區(qū)域新增,微孔數(shù)量在減少;軋制溫度為160℃時,極片涂層表面顆粒緊密結合程度進一步新增,緊密結合區(qū)域進一步增大,微孔數(shù)量進一步減少。軋制溫度的不同改變了涂層的變形抗力,使得極片涂層材料表面具有不同的致密程度。
上一篇:如何檢測磷酸鐵鋰電池包的好壞?
下一篇:鋰電池包的有什么生產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