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6次 | 2021年10月22日
智能手機續(xù)航之殤 鋰離子電池技術止步不前
手機的屏幕分辨率每年都會爬升一個新臺階,手機的處理器和圖形芯片性能每年也都會有大幅度提升,同時手機的制造工藝每年也都有新的進步。但是有一項技術已經很多年沒能有突破性的進展,那就是手機的鋰離子電池。
我們現在手機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技術其實和1991年索尼公司公布的首個商用鋰離子電池并無本質差別。現在主流的智能手機續(xù)航水平大多都只是能滿足一天的使用需求,能夠滿足兩天以上使用量的手機少之又少。
目前公認續(xù)航能力比較強的主流智能手機有幾款,分別是摩托羅拉DROIDTurbo、索尼XperiaZ3、XperiaZ3Compact、華為Mate7以及三星的GalaxyNote4。但這幾款手機又有所不同,摩托羅拉DROIDTurbo和華為Mate7是通過內置大容量的電池使得續(xù)航能力比一般的手機強,而索尼XperiaZ3、XperiaZ3Compact還有三星的GalaxyNote4是通過系統優(yōu)化使用系統本身的節(jié)電技術達到長續(xù)航的效果。不過無論是通過新增電池容量還是通過優(yōu)化節(jié)電模式都與電池本身技術無關,而且通過系統優(yōu)化使用系統本身的節(jié)電技術達到長續(xù)航的效果畢竟非常有限,所以制約手機續(xù)航能力的關鍵因素還是電池技術本身沒有進步。
而且另一個悲傷的事實真相是手機的鋰離子電池技術在未來幾年內依舊沒有突破的可能性。鋰離子電池中鋰離子的數量是固定的,想要更長久的電池使用時間,就必須新增電池數量,但這又意味著更重的設備、更大的發(fā)熱量以及更高的過熱爆炸可能性。假如想要更安全或者更便攜,就必須犧牲電池數量和使用時間。
此前也曾經有一些公司表示在鋰離子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001年的鋰離子電池初創(chuàng)公司A123Systems,曾宣稱,能將鋰離子電池的磷酸鋰鐵正極材料制造成均勻的納米級超小顆粒,因顆粒和總表面面積劇增而大幅提電池的放電功率,而且,整體穩(wěn)定度和循環(huán)壽命皆未受影響。但最終于2012年以失敗告終。原因是,不能夠量產它所描述的那些鋰離子電池,也不能安全有效地轉換電量。
2012年,位于美國加州的電池公司EnviaSystems在華盛頓重大的會議上宣稱,研發(fā)出能量密集型電池,單位重量的鋰離子電池儲存能量是目前電池的兩倍,而且成本降低一半。通用汽車一聽說能研發(fā)如此高能電池的Envia,馬上向其投資了700萬美元,希望在電動汽車業(yè)務上進行合作。到了2013年,Envia都沒有兌現它所宣稱的“驚人效果”,導致失去資助資金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的合作伙伴關系。
另外也有一些組織和公司試圖尋找另一種新的電池代替鋰離子電池,但現實的殘酷是短時期內更加難以實現。
總結
電池技術沒有進步,那就在充電技術上做文章,目前不少的智能手機都支持快速充電技術,以及無線充電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智能手機續(xù)航時間短帶來的困擾,但也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下一篇:特斯拉電池將讓核能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