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66次 | 2021年10月16日
科學家觀察到影響電池壽命的關鍵過程
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和技術學院(Skoltech)能源科學與技術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原位原子力顯微鏡(AFM)在電池碳質電極材料上直觀地觀察到了固體電解質中間相的形成。這將有助于研究人員設計和制造出具有更高的性能和耐久性的電池。
固體電解質中間相(SEI)是在鋰離子電池陽極表面形成的一層薄薄的電解質還原產(chǎn)物,在幾個初始循環(huán)過程中形成。它可以防止電解質進一步分解,穩(wěn)定電極/電解質界面,確保電池壽命。SEI膜的形成要時間和能量,其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池的性能和耐久性:SEI的形成不良會導致電池性能的快速下降。
盡管如此,人們對SEI的形成過程仍然不甚了解,科學家們利用原位原子力顯微鏡,可以直接觀察到這一過程。迄今為止,這些測量大多是在高取向熱解石墨(HOPG)上進行的,HOPG是一種非常純凈和有序的石墨形式,它的基底平面很干凈,原子平面很平整。然而,HOPG是實際的電池級電極材料的替代品,因此,HOPG的工藝與商業(yè)電池內(nèi)部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
由SergeyLuchkin和KeithStevenson教授領導的Skoltech團隊成功地實現(xiàn)了電池材料上SEI形成的可視化。為此,他們設計出一種電化學電池,允許進行這種直接觀察SEI形成所需的測量。
"電池材料是粉末狀的,用原子力顯微鏡可視化其表面的動態(tài)過程,特別是在液體環(huán)境中,是一個挑戰(zhàn)。一個標準的電池電極有關這樣的測量來說太粗糙了,而且在掃描過程中,孤立的顆粒往往會從基體上脫落。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們將顆粒嵌入到環(huán)氧樹脂中,并做了一個橫截面,所以顆粒被牢牢地固定在基底上。"Luchkin說。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電池級材料上的SEI與HOPG上的SEI成核的電位不同。它的厚度也比HOPG厚了2倍以上,機械強度也更強。最后,他們能夠證明,與電池級石墨的粗糙表面相比,SEI與HOPG的平坦表面結合得更好。
"這項工作中詳述的對電池界面和相間層的空間分辨率調查為正極SEI的結構和演變供應了重要的新見解。因此,它們?yōu)楹侠淼碾娊庖涸O計供應了指導,使高性能電池的安全性得到提高。"Stevenson補充道。
論文標題為《Solid-electrolyteinterphasenucleationandgrowthoncarbonaceousnegativeelectrodesforLi-ionbatteriesvisualizedwithinsituatomicforcemicros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