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70次 | 2018年06月27日
創(chuàng)新型固態(tài)快充鋰離子電池問世
英媒稱,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研制出一種創(chuàng)新型固態(tài)鋰離子電池,充電兩小時就達到每升200瓦時的能量密度。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報道,校際微電子中心是世界領先的納電子學、能源和數字技術研究創(chuàng)新中心,同時也是研究機構EnergyVille的合作伙伴。
報道稱,這種電池代表我們發(fā)展藍圖上的里程碑,將超越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到2024年達到0.5小時充滿每升1000瓦時的水平。循著如此清晰的性能提升路線,校際微電子中心的電池技術將成為未來快充遠程電動車電池行業(yè)的競爭者。
機動性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是電動的,由快充、安全和小巧的電池驅動。校際微電子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研制下一代電池,用固態(tài)電解質取代液態(tài)電解質,從而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
最近,校際微電子中心研制出一種固態(tài)納米復合材料電解質,導電性尤其突出,高達每厘米10毫西門子,而且今后有望進一步提升。校際微電子中心已使用這種新電解質制造出一個電池原型。這個電池原型的能量密度達到每升200瓦時,充電速度為兩小時。
校際微電子中心首席科學家兼項目經理菲利普·維里肯說:“我們的結果顯示,我們可以制造出有望達到液態(tài)電解質電池能力的固態(tài)電池,其制造流程跟前者類似。但跟液態(tài)電解質電池不同,我們的固態(tài)電池兼容金屬鋰陽極,目標為0.5小時充滿每升1000瓦時。再加上使用壽命長、安全性能高,從而使這種小巧電池技術前景廣闊,可應用于未來的遠程電動車?!?br/>
報道稱,為了進一步提升電池性能,校際微電子中心正研究把納米顆粒電極與納米復合材料電解質結合在一起。校際微電子中心使用超薄涂層作為緩沖層,以控制活性電極和電解質之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