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_一级免费高清无码网站_亚洲精品片911_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1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學術界與工業(yè)界電池性能評價標準探討

鉅大LARGE  |  點擊量:926次  |  2020年08月12日  

電動汽車(EV)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技術應用的發(fā)展勢頭為新能源行業(yè)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特別是可充電電池。電動汽車要與化石燃料汽車競爭,它們必須在一次充電時供應約800公里的行駛里程。然而,目前LIB僅具有~250Wh/kg的重量能量密度,關于裝有重達900公斤的電池組的電動汽車來說相當于440公里。引入更多的電池肯定可以延長行駛距離;然而,總重量和相關成本是卻難以承受。因此各國紛紛提出鼓勵開發(fā)高能量密度電池以滿足未來需求的計劃。


關于鋰離子電池來說其能量密度(E)由所用氧化還原電對之間的電化學電壓(V)和電極中電活性材料的比電容(C)確定:


Cc/Ca是正極/負極的比容量,Vc/Va是正極/負極的電化學電位


圖1.基于不同正極和負極材料的LIB的比能量密度


LIB的能量密度可以通過新增工作電壓或電荷存儲容量或質量負載或任何組合來新增。因此各種各樣的電池出現(xiàn),盡管這些電池在新增LIB的能量密度方面取得了成功,但研究團體越來越擔心學術研究中報告的特殊性能越來越難以實際應用。因為一個性能指標的優(yōu)化通常以其他參數(shù)的損失為代價,并且評估本身傾向于基于對實際使用沒有意義的實驗條件。


近日,武漢大學艾新平和浙江大學梁成都教授研究了學術界和工業(yè)界的實驗環(huán)境的差異,強調雖然學術和工業(yè)研究有不同的用途,但為了更好地對電池材料和器件進行全面評估,應該在評估性能指標時進行調和。


1.電池的各項性能指標的重要性


圖2.從紐扣電池到電池組的LIB中電極的各種性能指標


電池性能評估要測量和量化一系列性能指標,包括比容量,電壓窗口,質量負載,循環(huán)性,庫侖效率,電解質消耗,重量性能,體積性能和可擴展性?;谟邢迶?shù)量的指標報告性能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實際使用所需的性能。


比容量


比容量是電活性材料以單位質量存儲的電荷量的指標。一個重要的規(guī)則是,在計算特定容量的值時,必須考慮電極中的氧化還原活性和非活性材料。通常,其測量通過在給定電位窗口和特定溫度下的恒電流充電/放電來完成。因此,制備和測量條件都影響比容量。


電壓窗口


電壓窗口描述了從充電上限到放電下限的電位范圍。沒有標準程序可用于確定其價值。鑒于具有高壓平臺的正極和具有低壓平臺的負極是優(yōu)選的組合,建議正極的放電下限為~1.5-2.0V,而在負極中充電上限應低于1.5V。同時,電解質的電壓窗必須是電化學穩(wěn)定的。


質量負載


質量負載由單位面積中集流體上的電極漿料的重量限定。在實驗室電池中,電極通常涂有低質量負載(低于2mgcm-2)。這種薄電極層(<20μm)減少了電通路并有利于電解質滲透,確??珊雎圆挥嫷臉O化極化以進行最大性能研究。隨著面負荷新增,電極膜變厚。在涂覆和干燥之后,厚電極傾向于破裂和分層,使得高負載電極更難以生產(chǎn)。在當前的LIBS,電極具有~5-10mgcm-2,允許的真實容量約為3-4mAhcm-2。關于500Wh/kg的下一代LIB,面積容量應新增到~6-7mAhcm-2。這種高面積容量只能通過組合高容量材料和高質量負載來解決。因此,電極中的高質量負載應該是高能量密度LIB的焦點。


結構穩(wěn)定性


可循環(huán)性是電極材料在循環(huán)期間可以維持其初始容量的次數(shù)的量度。恒電流充電/放電是評估循環(huán)穩(wěn)定性的標準方法。優(yōu)異的可循環(huán)性要求(i)電極材料穩(wěn)定性足以應對電化學應變和體積變化,和(ii)電解質和電極之間的穩(wěn)定界面,在每個循環(huán)中實現(xiàn)可逆的離子轉移而沒有鋰損失。前者涉及活性材料的性質,而后者涉及庫侖效率(CE)


圖3.庫侖效率(CE)對理論全電池容量保持的影響


庫侖效率


理想的CE為100%,表明離開陰極處于完全充電狀態(tài)的所有鋰離子可以在完全放電狀態(tài)下返回陰極。然而,一些鋰在每個循環(huán)中被消耗,由于副反應而被困在固體電解質界面(SEI)的形成中。因此,CE關于每個循環(huán)小于100%。通常,容量保持率為80%是EV行業(yè)的能量存儲裝置的壽命的標準。因此,為了商業(yè)化,循環(huán)穩(wěn)定性高達500次循環(huán)要99.96%的CE。


重量能量密度


重量能量密度反映了在單位質量的材料/裝置中可以存儲多少電荷。學術研究傾向于在電池中使用大量過量的電極和電解質。結果,所獲得的性能不一定代表現(xiàn)實情況。在工業(yè)中,必須考慮所有參數(shù),包括質量比,陽極和陰極負載以及電解質的量。


體積能量密度


體積能量密度以單位體積計量能量密度并且更難以計算,因為電極密度由氧化還原活性和非活性材料共同決定。為了新增體積能量密度,必須使非活性材料的量最小化,以便允許將更多的電活性材料結合到固定的電極體積中。特別是,電解質的量應該降低到不損害電極中電化學性能的水平。假如使用可靠的電極參數(shù)和性能計算LIB電極的體積能量密度,通??梢詫⒃撝党?-5倍,以推斷預期的LIB體積性能。


2.實驗室電池研究條件的不足


學術研究中的性能指標是高度理想化的環(huán)境中達到的。然而實際可行的LIB應該尋求理解上述多個指標之間存在的權衡。在文中作者以鋰硫電池為例,闡述了如何實驗中標準與實際應用的標準的差異性。


圖4.硫沉積和由此導致的阻塞導致高負載硫正極的失效


高質量負載的極化


以Li-S電池為例,仍然要克服許多挑戰(zhàn),已經(jīng)做出巨大努力來確定解決這些問題的戰(zhàn)略和方法。關于能量密度>500Wh/kg的實用Li-S電池,硫的質量負荷要達到~7-8mgcm-2甚至更高,如此高的質量負載會導致電極的嚴重極化,多硫化物優(yōu)選在電極表面上還原為硫,內部多孔結構的不均勻沉積和阻塞,可能導致硫正極的電化學失活。由于硫正極低質量負載受到控制,因此在實驗室研究中很少發(fā)生這種復雜的過程。


循環(huán)期間庫侖效率不足


雖然許多保持材料和電極完整性的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硫化物正極的循環(huán)壽命,但CE仍遠未達到實際應用要求。使用鋰金屬負極的半電池配置掩蓋了導致較差循環(huán)性能的低CE。在半電池中金屬鋰負極可以不斷抵消鋰的消耗,而且電池中過量的電解液還不必考慮電解液的分解影響。高CE>99.9%還沒有引起文獻的關注。這些輔助數(shù)據(jù)仍然不能直接應用于工業(yè)技術。


過度簡化的能量密度


大量努力集中于提高重量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一種有效的策略是多孔材料/電極結構的設計和合成。這種多孔結構不僅供應高比表面積的偽容量,而且有利于鋰離子通過電解質滲透的快速擴散。但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分層結構的電活性材料具有低振實密度,使得它們不太可能滿足體積能量密度要求。


電極制造的不同


實驗室和商用電極在電活性和非活性材料之間的組分比方面明顯不同。在實驗室中,特殊電極容量的報告通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量的導電添加劑,粘合劑和電解質。在Li-S電池的研究中,重要考慮了高硫含量(>90%)、低電解質/硫比和有限鋰過量(50~100%)等關鍵參數(shù)。機械性能、電化學性能和能量密度的進一步發(fā)展要求在這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優(yōu)化和平衡。


除了這些指標外,其他性能指標,如熱穩(wěn)定性,規(guī)模成本,電解質消耗以及材料可回收性都對工業(yè)或實際的工業(yè)或實際應用出現(xiàn)挑戰(zhàn)。因此,實際應用可獲得的電活性材料必須經(jīng)過多目標優(yōu)化。針對實際LIB的面向解決方法的研究應該使用工業(yè)參數(shù)并從最早階段開始。


未來電池的成功將嚴重依賴于高容量電活性材料的開發(fā)進展,以實現(xiàn)幾乎可行的性能指標。學術界和工業(yè)界之間的差距對這些材料和相關電池化學的實際使用提出了挑戰(zhàn),甚至導致了最初被認為是有前途的技術的失敗和放棄。彌合這一差距要學術研究轉向提高工業(yè)要求下的性能。作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基礎科學可以通過在電化學循環(huán)期間探測反應的原位技術揭示高容量電活性材料的潛在化學和結構機制來幫助。


2、應建立學術界和工業(yè)界之間的標準協(xié)議。


3、在解決LIB中的關鍵問題時,在科學家和工程師之間分享相關經(jīng)驗和知識將繼續(xù)是至關重要的。


鉅大鋰電,22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