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59次 | 2020年04月09日
未來光伏電池應“三代技術并存”
自2009年以來,至少有7只北極熊幼熊被同類獵食,究其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冰原融化,威脅了北極熊的生存,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在日前舉辦的浦江學科交叉論壇第十次學術報告會上指出,氣候變化關于物種出現(xiàn)了負面影響,發(fā)展低碳技術,應對氣候變暖迫在眉睫,而無碳技術太陽能光伏技術則是有效的應對措施。
該論壇由上海市科技系統(tǒng)內(nèi)的民主黨派共同發(fā)起,此次以新能源與醫(yī)藥產(chǎn)業(yè)化為主題。褚君浩院士認為,我國在太陽能利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光伏電池市場應用不夠,我國雖然是世界上光伏電池產(chǎn)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大部分用于出口,目前,我國的太陽能電池一般采用第一代技術,即晶體硅光伏技術,這種技術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弊端,其結果是把污染留到了國內(nèi),把清潔送給了國外,因此,我國應拓寬光伏電池的應用市場。
他說,當前全球已發(fā)展到第三代光伏技術,第一代是晶體硅光伏技術,第二代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第三代是包括染料敏化電池和有機電池的新概念光伏技術,前兩代技術比較成熟,產(chǎn)業(yè)化道路也比較可觀,第三代技術雖然比較綠色,但是市場化前景尚不明朗。晶體硅光伏技術雖然是第一代技術,但是在實驗室中硅基光伏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高于商業(yè)應用,假如在降低原料成本、進一步提高光電轉換效率等方面有所突破,硅基光伏電池還有很大的市場發(fā)展空間,因此,未來的光伏電池市場應該是三代技術并存的多樣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