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56次 | 2020年02月28日
“買斷火”的LG化學
在動力鋰電池領域,韓系公司向來舉足輕重,一有風吹草動都頗受關注。LG化學近期一方面大筆采購原材料,在備戰(zhàn)全球市場競爭的路上高歌猛進,同時又因電池起火、斷貨等問題麻煩不斷。
日前,據外媒報道,LG化學與韓國浦項制鐵旗下浦項化工簽署了一份供貨合同,從2020年開始為期三年內,浦項化工將向LG化學供應12.5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合同金額價值1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元),業(yè)內人士估計,該合同供應的材料將足夠生產100萬套用于電動汽車的二次電池。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九月,LG化學還和優(yōu)美科簽署了采購12.5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的供貨合同,供貨時間將從2020年開始。
據電池我國網了解,截止到2020年年初,LG化學分別在美國密歇根、韓國吳倉、波蘭弗羅茨瓦夫和我國南京等地建有四家電池廠。按照LG化學此前的計劃,到2020年其電池產量將達90GWh,到2022年產量將擴張至105GWh。業(yè)內分析稱,2020年LG化學生產的60%以上的電池將供應歐洲客戶,30%供應包括我國和韓國在內的亞洲客戶,剩下的10%供應美國客戶;業(yè)務將覆蓋當前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的熱點區(qū)域。
在全球范圍內,LG化學是大眾、奧迪、雷諾、通用、現代起亞、克萊斯勒、福特、沃爾沃以及特斯拉等客戶電池的重要供應商。根據韓國SNEResearch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鋰離子動力鋰電池出貨總量為116.6GWh,同比上升16.6%;LG化學實現出貨量12.30GWh,同比上升64.00%,位列出貨量排名第3位,全球市場份額為10.55%。此前,瑞士銀行報告曾指出,到2025年LG化學將超過松下和寧德時代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鋰電池供貨商。
值得注意的是,LG化學在我國市場的份額正在極速上升中。動力鋰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2020年一月LG化學在我國市場實現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裝機量54.39MWh,同比暴增932.87%,位列我國動力鋰電池裝機量月排名第7位。2018年十月,總投資20億美元的LG化學動力鋰電池項目在南京動工建設,2023年實現全面達產,達產后年產量可達32GWh。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事實上,LG化學在我國市場的進軍力度一直在持續(xù)加碼中。此前,LG化學曾計劃在2020年前投資1.2萬億韓元(約合10.7億美元)擴大其在我國的電池廠,以滿足不斷上升的我國及全球需求。此外,LG化學還和吉利汽車成立生產純電動汽車(EV)電池的合資公司,該公司已經于2019年年底開始動工,到2021年年底產量將達到10GWh。這些舉動無疑都將持續(xù)提升LG化學在我國市場的競爭力。
不過,LG化學雖然野心勃勃,但其產品卻經常深陷“質量門”。據外媒報道,今年二月一輛保時捷純電汽車Taycan在美國佛羅里達燃燒,不僅對房子造成毀壞,車子也被燒成骨架,現場慘烈。Taycan動力鋰電池的電芯正是采購自LG化學,是由LG化學在波蘭弗羅茨瓦夫的廠供應。據悉,在2019年年底推出Taycan電動汽車之后,保時捷于同年十二月開始陸續(xù)向客戶交車發(fā)貨,首批130輛車已投放美國市場。
實際上,LG化學“引火上身”也并非頭一次。早在2016年LG化學位于我國南京的電池廠房內就曾發(fā)生火災事故,經調查是該廠的鋰離子電池生產設備起火。而在LG化學的大本營韓國,運用鋰離子電池技術的LG化學儲能系統(ESS)起火事故更加頻繁。
LG化學到底有多“火”?韓國媒體曾做過統計,僅從2017年八月至2019年十月,韓國就發(fā)生了將近30起ESS火災事故,其中有17起裝置了LG化學生產的鋰離子電池。2019年年初,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市一個廠的ESS和全羅北道一座與光伏電站配套的ESS相繼起火,其電池均來自LG化學。
除了起火的問題,LG化學的供貨能力也頗受質疑。前不久,由于LG化學的電池供應斷貨,捷豹I-PACE關停了相干制作產線。然而,并不只是捷豹一家車企因LG化學出現電池供應問題。同樣由于LG化學方面的供應不足,奧迪削減了e-tron的產量目標,奔馳也削減了其EQC產量。上述三家車企的電池都是由LG化學位于波蘭弗羅茨瓦夫的廠供應的,雖然該廠具備70GWh的電池年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各大合作車企的需求量。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關于LG化學的“坑友”行為,主機廠都表示很受傷。有業(yè)內分析認為,近階段動力鋰電池供應短缺的現象將加速主機廠通過合建或自建的方式建設動力鋰電池產線,這也為技術進步迅速、產量保障能力強的國內優(yōu)質電池公司擴展海外市場份額供應了契機。
此外,LG化學的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根據LG化學公布的2019年財報,公司營業(yè)利潤下降60%,至8956億韓元(合7.5億美元),持續(xù)第二年下降,因公司花費了約3200億韓元支撐境況不佳的電池業(yè)務。實際上,長期以來,電池業(yè)務在LG化學公司處在較邊緣的位置,電池部分的營業(yè)收入占總營收的20%以下。LG化學電池業(yè)務自2018年開始才迎來銷售爆發(fā),但是電池業(yè)務的利潤并不高。2018年電池業(yè)務營業(yè)利潤為2091億韓元,對公司的利潤貢獻率僅9.3%。
如此看來,LG化學要實現其全球野心,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