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774次 | 2020年02月24日
首艘液氫運輸船下水,開啟了氫氣運輸新紀元
氫氣被視為是一種清潔燃料,氫使用時不產(chǎn)生二氧化碳,被期待作為新一代能源通過燃料電池交通工具及家用燃料電池等得到普及。而存儲和運輸卻是一個挑戰(zhàn)。氫氣的儲運的各種方式。
目前,通常氣態(tài)氫由長管拖車運輸,運輸壓力為20-50Mpa。僅適合于短距離運輸。液態(tài)氫能量密度高很多,液氫比標氫體積縮小了800倍,更適合長距離運輸,而液化要消耗了運輸?shù)臍涞哪芰康?0%,相當于每運輸1kg氫氣消耗7-10kWh能量。液氫(-253°C)比環(huán)境溫度(-40~+40°C)溫差巨大,所以所用絕緣材料有很高的要求。保持在-253°C左右的液態(tài)氫運輸通常適用400-1000km的遠距離運輸。
管道運輸永遠是首選,可以長距離運輸大量氫氣,在工業(yè)領域特別有利。但建設管道網(wǎng)絡的成本昂貴,城域市要考慮的因素太多。隨著氫能利用的擴大,建氫管道網(wǎng)絡勢在必行。
每天運量為70噸時,管道運輸是最便宜的運輸方式。每日運量為10噸和距離超過200公里時,液氫運輸最具優(yōu)勢。每天運量低于10噸,拖車運輸高壓氫是最便宜的。
日本川崎重工業(yè)公司十一日在神戶工廠(神戶市)舉辦了全球首艘液態(tài)氫運輸船的下水儀式。計劃2020年度投入實證試驗把在澳大利亞制造的液態(tài)氫運至日本。
運輸船命名為SUISOFRONTIER。全長116米,總噸位約8000噸。今后將裝載液態(tài)氫儲罐,計劃2020年秋季前后竣工。其目標是通過海上運輸大量氫氣鉅大鋰電。這是世界上的第一艘液化氫運輸船。
日本川崎重工已經(jīng)在神戶制船廠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液化氫運輸船。該船的正式名稱是SuisoFrontier,
該船的開發(fā)供應了一種以原始氣態(tài)體積的1/800冷卻至–253°C的液態(tài)氫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安全,大量和遠距離海上運鋰離子電池廠家輸。川崎計劃在船上安裝一個1,250m3的真空絕熱,雙殼結(jié)構(gòu)的液化氫儲罐,該儲罐目前由HarimaWorks制造,并在2020年末完成該船的建造。
基本上,氣體被冷凝成較小且更易于運輸?shù)囊后w形式。這里的全部目的是進一步鼓勵川崎公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或者基本上是探索替代的環(huán)保能源。早在1981年,川崎是亞洲第一家生產(chǎn)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公司。下一步生產(chǎn)第一個液化氫載體是合理的。
川崎先前鋰離子電池的聲明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警告,那就是該船實際上要到202鋰離子電池0年末才能完全投入使用。在SuisoFrontier到正式啟用,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除了這是液化氫運輸船中的第一艘外,它還展示了如何在澳大利亞和日本之間建立國際氫能供應鏈,以期在其他國家之間建立類似聯(lián)系,從而標志著對未來的飛躍。
但這并不是說事情是十全十美的。該船本身仍然是柴油驅(qū)動的,而且,運輸?shù)臏p少碳排放的氫燃料。事實上這種氫來自褐煤。同樣,這不是那里最干凈的能源形式。
東莞市鉅大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我國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qū)高盛科技園,是一家為全球用戶在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個性化需求,供應特種鋰電系統(tǒng)定制化方案和產(chǎn)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